01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
受到“少年得志大不幸”这句话的影响,我以前对张爱玲的观点不以为意,甚至有些不赞同,现在想想,似乎有些酸葡萄心理,因为平庸,所以自然而然的就为平庸代言了。
“少年得志大不幸”这句话,其实是规劝孩子戒骄戒躁,即使从小锋芒毕露,也不能忽视后天的努力。
现在觉得,出名还是要趁早,因为年轻时出名(得志),总是给人惊艳的感觉,即使犯些错误也容易被原谅,毕竟年轻嘛。而有好的机会,别人也更愿意给年轻人。
年岁渐长,即使有些成就,老皮老脸的,也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或者觉得没什么潜力和发展的余地了,投入产出比不高,有资源也不容易优先得到了。
当然,像我那样憨傻蠢的呆子毕竟还是少数,我想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出名应该趁早,起点高了,即使因树大招风的原因受些挫折,重新再来过也比别人多一些经验。如果自己或者孩子,能够早早的功成名就,实是人生一大快事。
可是出名毕竟除了个人的能力,还有偶然的成分在,尽了人事,天命的那一部分就不可描述了。
亦舒曾在书中说:早开的花必定早谢。
现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其实未必是这样。禇时健八十几岁还能重新创业,这个时代实在是有太多的可能性,花开的早,也有可能会让花期更长。
除了出名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人生还有很多事情,也是要趁早做的。
02
做“无用之事”要趁早。
上一篇文章讲到的电影《革命之路》中,男主角弗兰克在年少轻狂时也曾想以梦为马、仗剑天涯,但人到中年,即使有妻子的鼓励支持,他也如同屁股上长了钉子,订在那个位置上不想动了,梦想即使还在,也已经被尘封在心底,不再蠢蠢欲动。
我在二十岁时也有过很多想法,想学弹吉他,想出去旅游走遍中国,想练好一手毛笔字......
但都没有去做,有些是因为舍不得钱,有的是没有勇气,有的是没有坚持的决心......
总想着,反正也不是着急的事情,待以后,我有钱了,我有时间了,我有精力了......越到后来只会有越多的束缚,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却没有了那份心性。
年轻时第二天要出游,哪怕只是周边游也能兴奋的一晚上睡不着觉,现在若不是为了带孩子出去,免费让我出国游也不想去。
只觉得心已累,年轻时最喜欢的事情,已味同嚼蜡。
阈值随着年龄和阅历提高了,再新鲜的刺激也觉波澜不惊。
即使知道到老了回味时,难免会有遗憾,也仍然不想去弥补了。
那些“无用之事”,其实最能丰满我们的人生,使我们的经历丰富,年老时翻看青春这本书,会看到一页页的饱满鲜活。
而年轻时坐在路边看风景的人,可能到老仍然是在唏嘘着看风景,自己永远不会走到风景中去了。
03
恋爱要趁早。
在我的学生时代,“早恋”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老师及家长的大力宣传,让我直到二十来岁还以恋爱为耻,觉得那是一种背叛,对父母的背叛,对社会浩然正气的破坏。
后来有个段子,说孩子抱怨父母:“上学时防着我早恋,毕业凭什么催婚?”
其实,恋爱有什么早晚之分呢?完全属于本能的范畴,生理心理成长到一定时期,恋爱是老师家长甚至本人都防不胜防的。
家长老师甚至全社会都应该理性的看待,正确引导,而不应该视为洪水猛兽,欲制止而后快。
为什么我说恋爱要趁早,实在是因为,早点了解感情的事情,长远来看,对人生是一件好事。
太年轻的恋爱,修成正果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很多成年人给孩子的忠告,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完全不需要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
多恋爱,享受爱或者恨,品尝爱情的甜蜜,也咀嚼爱情的苦涩,感受被拒绝的绝望,经受失恋的打击,早一点明白爱情是怎么回事,比大龄才经历失恋要幸运得多。
想要明白一件事情的本质,最有效的方法是多经历几次。爱情也是,多谈几场恋爱,才会理性的对待,不盲目憧憬,不过分乐观,不会因为失恋而闹到要生要死。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孩子们为了早点恋爱去恋爱,而是说当爱情来了,不要因为年轻这个借口将TA拒之门外。
十六七岁的初恋,和二十六七岁的初恋,虽然我没有机会比较过,但我敢肯定,感觉肯定不一样。
04
成熟要趁早。
转载过一位朋友的文章,《即使在大学,成熟,也要趁早》。
深以为然。
我曾经说过,我是个慢热的人,也是个晚熟的人,做什么事情进入状态都很慢,人生的经历也都比别人慢半拍。
晚熟,导致的结果是所有的认知都比别人晚,这可真够悲催的不是吗?
别人已经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自己还在傻乎乎的玩儿;
别人已经在为事业打算了,自己还是一头雾水;
......
总之我吃尽了晚熟苦头。
我们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便以为孩子早早成熟是做家长的不够称职,以为成熟意味着受到了生活的逼迫,于是心安理得的想让自己的孩子永远天真。
其实孩子早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优秀的体现。
成熟是指做事做人考虑周全、做事面面俱到、分寸拿捏得当,知进退、懂取舍,甚至得体的拒绝别人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而不是指一味的忍让,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早一点成熟,不管是事业,还是人生,都可以规划的更完善,考虑得更全面,少走很多弯路,也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看过一个比喻,说人的认知就像一个漏斗,越处于上层,看到的视野就越宽广。
人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也是这样,往往第一桶金最难赚,而越到后面,类似于理财的复利效果,人脉、资金、经验都有了,想要获得同样的成绩,就相对要容易得多了。
早一点取得一些成绩的人,最终取得的成就也会更大。
可能有的人要说,年轻人受些挫折也好,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能理性的避开,不是更好嘛!
05
最后,努力要趁早。
我一直觉得,人一生所要吃的苦,都是有定数的。
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在乎每个人早期的选择。
年轻时做的努力,大多是一些主动选择,再加上时间上输得起,身体扛得住,不算什么;
年龄大了被迫吃下的苦,就显得无奈加凄凉,免不了会带有怨气。
年轻时就努力,很容易使努力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伴随一生的优秀品质。
努力到无能为力了,就换一个方向再努力,不留遗憾了,才有资格笑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