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发生如此现象:有过出轨的父母,长大有了出轨的伴侣;原生家庭里有暴力,长大后新组建的家庭中也有暴力;曾经被父母忽视,后来找的伴侣也忽视自己和孩子。尽管每段关系中的对象可能都是不同的,但是种种创伤会反复重演。
维基百科上定义此现象为Repetition Compulsion(国内多翻译为:强迫性重复)
弗洛伊德:如果没有能够整合/消化好创伤,那些被压抑了下去的东西“注定”会变成“当下的经历”被重复出来( repeat the repressed material as a contemporary experience in instead )。
对创伤的成瘾(addiction to trauma):当他们不将自己置于重现创伤的活动中时,就会有一种模糊的恐惧、空虚、无聊和焦虑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面对会让自己想到创伤事件的刺激时“过度警醒”(hyperarousal)。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搭建框架的过程,所以孩子们需要一个可以让自己去“盲目”信任的照料者去学会应对威胁。但如果照料者是拒绝、甚至虐待性的,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可能形成“过度警醒”。当那个原本应该是安全和养育的源头的人,同时也成了危险的来源时,孩子会形成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既渴望依恋,又充满恐惧;一方面充满焦虑地顺从,同时有对自己和对对方的压抑的愤怒——而这种心理状态会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长期延续下去。
2.高压环境会让人选择更熟悉的选项,回避“新奇”(novelty)。低唤起行为(情绪相对平稳,基本没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生理表现)不会引起这种不适。而面对高唤起行为时,会持续坚持熟悉的行为,无论这个行为的结果是什么,进而继续巩固过度唤起的状态,进而继续重复熟悉的痛苦——恶性循环。
3.选择自责,逃避无助。遭受了虐待的孩子更容易自责,因为他们需要父母仍然是“好的”,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有所依靠”感,当他们遭受虐待时,他们相信是自己的错。因为通过把所遭受的创伤归因于“我自己有问题”,个体得以感受到“只要我的问题解决了,创伤就不会再出现”。
4.不正常的“正常观”以及更激烈的情感需要。对于有些经历了创伤的个体来说,健康的生活在他们的体会中是“平淡乏味”,健康的伴侣无法满足他们激烈的情绪需要。而只有当创伤再次发生,再次感受到熟悉的痛苦,他们才会感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How to treat:
1.回到源头的创伤。要想摆脱这些具有成瘾特质的行为,关键是克服否认。当我们通过描述过去的创伤,把创伤定位到了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在彼时彼刻我遭遇了创伤,而现在并不是彼时彼刻),一个人就得以能够开始把此刻的压力和过去的创伤区分开来。
2.人际间的依恋与安全感。个体必须已经和另外一个人/一些人建立起了安全紧密的联结(bonds)。一个依恋对象的存在,能够给人们提供必要的安全感,他们才会敢于去探索他们的生命经历,打破他们内心的自我隔绝或者社交隔绝。
3.对当前处境建立新的认识。作为一个成年人,他们可以学习健康的保护自己的方式——通过一个有意识的选择,不再投入到那些他们明知道是有伤害性的关系和行为里。他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已经有能力重新书写出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分割线——
伴侣让我们内心那个焦虑脆弱的小孩重获安全(哪怕是暂时的),这是我们爱他们的原因。但同时,这种原始的依赖也让我们信任他们“太多”了那么一点点。
面对了我们这么多的缺点、看到我们这么多脆弱,帮助了我们这么多的人——竟然无法修复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是的,生活充满困境,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抱怨那些真正伤害我们的人,却只好将怒气发在那些可以忍受我们愤怒的人身上——因为不管怎样,他们依然陪伴着我们。
对待父母时,我们是这样的。毕竟,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满是考试、拒绝、沮丧和伤痛的世界。说真的,在心里,我们甚至会觉得对父母的抱怨是一种“嘉许”——你必须在某人身边感到足够安全,才能说出“我恨你”。
是的,我们高估父母了——我们怎么能不高估他们呢,毕竟,那时我们又小又脆弱,而他们已经是成熟的大个子了。
只是,他们并无法控制那么多。我们的爱人也一样。但「内心小孩」再次夸大了伴侣的能力。我们对伴侣的期待,带着小时候对父母的那种美丽、危险而又不公平的信任。
所以,学会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会使你在短时间内产生应激反应,你可能会十分焦虑和痛苦,但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值得被尊重和被爱,你的价值不需要任何他人来证明。
Reference:
Knowyourself.
Jiandanxinli.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