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一袭长衫,一头倔强直立的短发,一双目光深邃的眼睛,黄瘦的脸上醒目的隶体“一”字胡须——这便是鲁迅先生留给我的印象。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所记少年之事,他的名字因此深深地刻在无数少年的心里。从《少年闰土》到《故乡》,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藤野先生》等等,我们一步步走近鲁迅,他的风趣,他的幽默,他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他宝贵的人生经验,带给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我记忆犹新的一篇散文,再次阅读,仍能感动于先生文字之精妙。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蝉鸣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一段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角度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味觉描写。读来真是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儿时的“我”用手按住斑蝥的脊梁,使它“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听说何首乌吃了可以成仙,于是牵连不断地拔它起来,可见儿时的鲁迅先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极富好奇心的孩子。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后的乐趣,先抑后扬,以无雪时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天的有趣。写到捕鸟,一连用了九个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用词准确而生动,表现出下雪后捕鸟的无限乐趣。
百草园有丰富的景物,神秘的传说 ,还有冬天捕鸟的乐趣,它是作者儿时的乐园。与自由快乐的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就显得枯燥无味多了。旧式的教学方式未免单调、枯燥,令人感到拘束,于是处于童年的孩子会寻找读书外的乐趣:逃学和游戏。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枯燥无味的书塾,并不能束缚住孩子们自由活泼的天性。对先生的描写,体现了他是一个严而不厉的人:第二次行礼时,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这样的先生,似乎也并不是令人望而生畏,倒有几分可亲可爱。
先生读书的样子也很特别,读到喜欢的地方,总会微笑起来,头仰着,向后拗过去。以孩子单纯的眼睛观察着,也是有趣的。因为总可以趁着先生入神,我们好做游戏: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手指上做戏,用“荆州纸”描绣像……
捕鸟时的性急,听故事时的好奇,读书时的贪玩,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鲁迅先生的真性情。“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哪个童年里的孩子不是爱玩的呢?
这篇散文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流畅,清新活泼。作者以时空为线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