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看到一个幼儿妈妈寻求帮助,简单交流后,发现她其实是在苦诉生活,准确说是在恨怒婆婆,愤怒父母,忽视丈夫,溺爱孩子。
好似一个伤病中的人,痛苦不堪说出种种生活不幸,并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受害者。这颇似小时候懵懵懂懂听到街坊邻居们聊天,很多时候都在吐槽发泄家人对自己的各种不堪,彼此以受害者身份惺惺相惜,抱团取暖。
这个幼儿妈妈表述清晰,富有逻辑,且论证严密。先说由婆婆送孩子去幼儿园,担心孩子穿少了会感冒。平时孩子衣服穿的都比别人厚,还是常感冒,几乎每月一次。
话锋一转,说婆婆虽平时挺节省的,但尖酸刻薄不仁慈,导致家里没有亲戚来,为此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为自己和婆婆的关系感到担心。”
但是看看下面这些她说婆婆的话,会发现有些另样感受:
“我不想和她有什么瓜葛。”
“我怕她赖在我家不走,我很烦她。”
“她这个人不行,尖酸刻薄,不宽厚仁慈。”
“现在我就感觉她像个母老虎盘踞在我家里。冷冰冰的,和周围一点亲情都没有。”
从上面看得出婆媳关系糟糕更多来自她自己的认识,真的与婆婆无关。的确如她说的“我为自己和婆婆的关系感到担心。”
她担心的不是婆婆,是她自己。可是,一个人是很难看清楚自己的,如同身在庐山看不清庐山面目。
精神分析认为,投射是一个人典型的自我防御机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暴露的是内心世界想法。比如习惯指责别人,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也犯类似错误,于是通过转移给别人使得自己轻松。
与此同时我们常玩投射性认同游戏,如果我们指责别人错了,别人被迫认同了,我们会说看看我没说错吧你就是这样;如果对方拒不承认,不认同我们投射,我们就感觉焦虑痛苦,甚至愤怒明明你错了还死不承认。
这个幼儿妈妈就是这样,孩子冷热是投射出来结果,婆婆尖酸刻薄也是自己的映射。
张德芬说过一句形象的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认为婆婆是个母老虎,盘踞在家里,冷冰冰的,与周围一点亲情都没有,恰恰说的是她自己。
后面的谈话直接印证了这点。群里有人问她跟亲人谁有情感连接,她坦白回答没有,“结婚后,除了逢年过节亲戚走动,没有与人家联系。”甚至说到自己父母时候,也是怨恨满满,毫无感情联系。
在这里,我们看到,对婆婆怨恨,对父母抱怨,对孩子担心,对丈夫无视,她对外面这些人的态度就是对她自己的态度,丝毫不差。
但是,悲哀的是,她虽然痛苦,却对此毫无意识。
这个妈妈这样看待周围,对于至亲都没有情感联系,可以想象在她自己孩子长大过程中,孩子遭遇到的打击会有多大。一个没有建立起正常情感链接的人,很难建立起对孩子的良好亲子关系,因为学会的是父母带给她的糟糕亲子关系相处模式。
我们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则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可做了孩子母亲的人,却无法反思这些,说明了什么?
心理学认为:
在理想状况下,婴儿社会技能的发展始于婴儿和父母间亲密情感联系的建立。这种关系心理学家称为依附。
依附关系之所以非常重要,因为后续其他关系都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之上。
发展心理学家玛丽.艾恩斯沃斯花费了一生心血研究依附的各种形式。她精心设计了不同“陌生情景”,并观察婴儿在这些陌生情景中的行为。
她的结论是婴儿有两种依附关系,要么安全依附,要么不安全依附。安全依附孩子会感受母亲的保护并愿意探索,不安全依附孩子则用回避型或者焦虑矛盾型依附作出反应,说明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
这个幼儿妈妈现在是这样看待父母的:
我父母眼里养闺女就是得济的。我挺恨我父母的。
他们没给我什么父爱母爱。除了克扣我的钱,没有别的。
过年节我给父母送挺多礼物,花挺多钱。
我爸爸妈妈只认东西。没东西再有感情也是白搭。
良好的教养可以促进良好的依恋,可以合理推断这个幼儿妈妈小时候的亲子关系不会太好,成年后又没有及时修复。
当然依附理论只是理论,何况小时候的不安全依附也未必导致成人后的人际困难关系。对于这个幼儿母亲来说,她最后的反思才是最有意义的,她说:
经你们这么一问,我真的感到痛苦。连我老公,我和他都没有什么连接。
呵呵,我是不是不是个好闺女好媳妇???
小时候我们无法为自己承担责任,成人了就必需为自己负起责任,尤其经历过痛苦时,否则我们就会把这种不良关系模式传递给下一代。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就从每一个年轻父母觉察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