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学习
- R的赋值符号不是等号,而是<-
- 在Console控制台输入命令,相当于Linux的命令行
- R的代码都是带括号的,括号必须是英文的
- 显示工作路径是getwd()
- 向量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可以是数字或者字符串
- 表格在R语言中改名叫数据框
- 不要只复制代码,要理解其中的命令,函数的意思。函数或者命令不会用时,可以用
?read.table
,调出对应的帮助文档,翻到example部分研究一下 - 数据类型(重点只有两个)
- 向量(vector)——重要
- 矩阵(Matrix)
- 数组(Array)
- 数据框(Data frame)——重要
- List
最重要是熟悉向量和数据框
part1 向量
1. 向量与标量的区别
首先明确元素的意思,元素指的是数字或者字符串(用chr表示)等,根据它可以区分两个词:
标量:一个元素组成的变量
向量:多个元素组成的变量
(补充:一个向量是一排有序排列的元素,以后会用到把一个向量作为数据框中的一列的情况)
使用时,一般会直接给变量定义,也就是赋值,就是赋予这个变量一个数值。(不一定是数值,还可以是字符串/数据框等等)
x<- c(1,2,3) #常用的向量写法,意为将x定义为由元素1,2,3组成的向量。
x<- 1:10 #从1-10之间所有的整数
x<- seq(1,10,by = 0.5) #1-10之间每隔0.5取一个数(注意是逗号不是分号)
x<- rep(1:3,times=2) #1-3 重复2次
注:如果把这几行代码都打过了,那么x就被赋值了4次,后面一次的会把前面一次的覆盖掉,以最后一次为准。
2. 从向量中提取元素
(1)根据元素的位置
#这里的x是你刚才赋值的变量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修改
x[4] #x第4个元素
x[-4]#排除法,除了第4个元素之外剩余的元素
x[2:4]#第2到4个元素
x[-(2:4)]#除了第2-4个元素
x[c(1,5)] #第1个和第5个元素
(2)根据值
x[x==10]#等于10的元素
x[x<0]
x[x %in% c(1,2,5)]#存在于向量c(1,2,5)中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