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是南湖七月的花神。波光潋滟的湖面上,迎着夏日骄阳,秀出她那绝世姿容。唐山人争相到此赏荷打卡,那挤挤挨挨的势头就像是过节。古人云:“游莫美于春台,花莫盛于芙蓉”,诚不虚也。
荷花,别名莲花,又称芙蕖、水芝、水芙蓉等,多年生水生植,水珠凝聚,酷似水银,其叶冰清玉润,其花红晕如脂。曹子建曾以“荷出绿波”来形容洛神的美,加以亭亭玉立,兼具芳香,又被称为花中君子。荷花品种极多,红、白、绿、紫和杂色皆有,有一梗两花的并蒂莲、一枝四花的“四面观音”,可谓千姿百态。
荷花,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因为中华自古就有爱莲的文化传统。据史书记载:远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曾在太湖之滨灵岩山离宫特别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可说是人工砌池载荷的最早实录。从此,荷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绘画的经典题材,它开在唐诗宋词里,开在清韵优雅的美文中,盈盈顾盼自在香。在民间,荷花则被赋予了浓烈的情爱色彩,无论歌谣、年画、衣食、建筑、装饰、风俗还是春宫,莲、藕无处不在。
在中国文化中,荷花有其独特地位,儒、释、道三家对于荷都怀着深厚情感,以符号和文字不遗余力地宣喻。
魏晋以降,荷花渗入了佛教意蕴,借莲花弘扬佛法,以淤泥秽土比喻现实世界中的生死烦恼,以莲花比喻清净佛性。荷花,在道教中又成为了八仙之一何仙姑手中的法器。亦僧亦道的朱耷,选择的居住环境也是“竹外茅斋橡下亭,半池莲叶半池菱”(朱耷《题荷花》)。
儒家赞美荷花,大都源自她不仅美在外表,更美在品质和精神。自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了“花之君子”。她有清香、洁净、亭立、休整的特性与飘逸洒脱的神采,比喻了人性的至善、清净和不染。把荷花的特质和君子的品格浑然熔铸,寄托着儒学的精神追求。儒家把荷花喻为纯洁、清白、无邪,看重的正是她“出淤泥而不染”的修德象征。
堪称“百科全书”和“才子缠绵”的《红楼梦》里,荷,自然不能缺位。大观园不仅建有匠心独具的“菱藕香深写竹桥”,园中之舟名为“采莲船”, 初夏时分驾娘们还要行着船夹泥种藕;元春省亲,虽值冬日,亦不忘在池中用螺蚌羽毛之类作就荷荇凫鹭。
然而,读者们对荷花的印象大半来自林妹妹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
《红楼梦》四十回中,宝玉见湖面上残荷已枯,便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黛玉却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因为荷叶残枯的时候,往往周围的“同伴”也都已经七零八落了。斑斑点点的雨滴打将下来,可以想象那时气氛凝重,引人深思。黛玉借残荷欣赏的是一种孤独但又闲适的生活状态。
此外,荷花在曹公笔下屡屡出现。宝姐姐的冷香丸要用“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炮制,酒后点心有藕粉桂糖糕;挨打的宝玉想吃“仗着点新鲜荷叶”煮出来的汤,与玉钏上演了一出香艳的活剧。前八十回里,最后一次提到荷花,是迎春出嫁前、离开大观园后,宝玉“每日痴痴呆呆的”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 见“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感慨“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这又是开败的荷。
除去作为植物出现的荷花,以人物论,荷喻香菱(英莲),大概是没有疑义的。她不仅以莲为名,判词册子上画着荷花,而且对荷之精神气质,其领悟也臻化境:“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可是,红楼百艳,堪比荷花的,又岂止她一个?黛玉、妙玉、晴雯甚至李纨、宝钗都有几分似荷。
说到现代写荷花,恐怕都会举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他用优美的笔调写道: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他又写月光下荷花的神态:“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有朋友告诉我,那是个仲夏的晚上,他们一家人在南湖的水岸边赏湖,成片的荷花摇曳着月光,见到的就是这般景色。
南湖是荷花的理想生长地。这里湖岸错落有致,湖面宏阔平静,又有万亩绿树环抱,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生生不息的300余种植物,吸引着120余种千姿百态的鸟类。南湖自“世园会”开园以来,已有大片大片的荷花在此繁衍生长。但就其体量和品种而言,似未能令游人十分畅意。
聊以自慰的是,当今南湖有多少爱荷之人陪伴着它、守护着它、瞩望着它。当养育出万亩方塘、十里芙蓉的之际,于炎炎夏日泛舟南湖之上,那莲叶接天,荷香四溢,各种荷花竞相开放,轻摇曼舞,将勾勒出一幅绝佳的“荷湖美景图”。
那一天,将是南湖花神的一个喜庆节日。
(特别感谢张善彬兄、鲁雁为本文提供精彩摄影作品。201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