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篇原创文章
01
2006年的时候,央视第八电视剧频道上演了一部非常著名的电视剧,名字叫做《武林外传》。
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据说是国内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
有一次大嘴一个人跑到屋顶喝闷酒,小郭和秀才过来给他排解和聊天。
大嘴问秀才:“你说你们读书到底是为了啥呀?”
秀才回答:“起初吧,我读书是为了功名,后来读着读着,心里就没底了,那么多书,汗牛充栋。”
大嘴紧接着问了句:“读书还能读出冲动来?”
秀才说:“不是冲动。”
小郭给了秀才一个眼色,怕大嘴多想。
秀才接着说:“是冲动是冲动,冲动到后来吧,突然就反应过来了,怎么说呢?就拿交朋友来说吧,用的是心,它不是学问,咱们读书,不是为了去炫耀,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
02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有人说,读书日是说给不读书的人设立的。理由是:对于读书的人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而设一个日子专门提醒,那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不读书的。
为什么要读书?
当然是为了博得功名,对于古人来讲,人生最得意的场景莫非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实不单是古人,对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人,读书还是多少与功名有关,至少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年少读书的时候,可能会立下一个很大的志向,比如:为祖国的强大强盛而读书。
后来我们发现,读书更多的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特别对于农村出身的孩子,这是唯一跳出农门的机会。
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数十几载。
踏上工作岗位后,做一些具体的业务方面的工作,读书反而成了奢侈品。
忙碌和各种应酬是主色调,大家平时都很忙,根本留不出足够的时间用来读书,更多的是碎片化时间,也用在了各种消遣上,特别是有了智能手机以后。
除了专业上的书籍和参考资料必须要吃透外,其他的涉猎一般都会比较少。
所以读书本身相对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有时候朋友圈里有人晒出读书有关的信息时,很多人也会嗤之以鼻,装,真能装。
为了避嫌,即使是读书,也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读,而读书也本身也是需要安静的,根本不需要拿出来炫耀。
03
我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实际上还是读一些无用“闲书”的。
比如,文史哲和一些杂书。
文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审美,它能让你看到更多你看不到的存在,让你接受到更多的可能性,还会带来某些启发和思索。
就像一种可以不断开拓的疆土,里面可以容下很多存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凡目之所及,皆可收纳其中。
哲学则是一种思辨,比如我们经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又要到哪里去?而哲学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的。
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迷宫,稍不留意,就会迷失,哲学就是一个坐标和可以锚定的点,就像灯塔一样,可以指引着我们如何向前行走。
历史是一面镜子,读过往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知荣辱,知兴衰,可以避免走很多的弯路。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闲书,可以让我们打开各种不同的视野。
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那样,目之所及之处,皆是新鲜,而对世界保持新鲜,则会赋予生命更多别样的意义。
04
继续分享,一首诗,来自岛城艺术家、诗人王音。
#今天的读书日,只读你
文/王音
每天都是读书日
对于我来说
但今天这个读书日
我只读你,亲
今天又是你
的生日了(2020,4,23)
22岁的大姑娘
正是美丽性感
又大方
正逢这该死的疫情期
我只能隔空读你
在今天诗
是无用的
(我以为)
我们还是来点
实际的
有用的吧
王子君生快乐
请收
红包
浓浓的父爱,就荡漾在这些平淡无奇的句子当中。
今天是读书日,我只读你,读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父爱。
读书,我们我们终究读到的还是人性,以及人性所到之处弥漫着的光辉。
--END--
注:公众号和其他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