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洛阳是最美的洛阳。这一时节, 春色韶华胜极、牡丹艳冠群芳, 一场盛大的花事热烈地、灿烂地渲染着人间春色。
牡丹花因其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自古有“国花”之美誉,洛阳人对牡丹的喜爱,更可说是痴绝古今。唐宋之时,古都洛阳就已经形成了牡丹花会,“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每年牡丹花开时,人们头插牡丹,在街上怀抱牡丹,满街交换牡丹、卖牡丹、比牡丹……,国运昌时花运昌,一种花开可以引起如此的癫狂,这才是盛世吧。而今朝,从1983年开始的每年暮春时节,洛阳都要举办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彼时整个洛阳城花似海,人如潮,数百个品种、千万株牡丹发蕊齐放,一派“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瑰丽场景。
洛阳人爱牡丹,爱牡丹的风姿。
牡丹花朵硕大,芳香浓郁,是公认的花王,而洛阳牡丹更是雄居于群芳之首。洛阳牡丹除色系丰富、品种繁多外,花的个头之大也是首屈一指的,其花直径可达二十九公分,而其他城市的牡丹只有拳头大小。洛阳牡丹百态千姿,一片红、一群紫、一簇粉,或花朵挺立,丰满华贵,或枝条弯曲,婀娜多姿。不说金光灿灿的“花王” 姚黄、端庄秀丽的“花后”魏紫、红白争艳的“二乔”,也不说灼灼如火的“洛阳红”、 阳光下闪闪似绒的黑牡丹 “烟绒紫”,就是遍地开放的红白牡丹也足以让人陶醉。徜徉于牡丹花海,如同在画卷与锦绣中穿梭,花姿雍容,怎能不令人神怡,花香馥郁,又是何等的惬意。
洛阳人爱牡丹,爱牡丹的风情。
历代文人墨客将对牡丹的衷情流于笔尖,展于纸上,丰富着牡丹独有的审美意境。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中,临风摇曳的牡丹与美丽的洛神在洛水边相伴。白居易在洛阳做过官,他赞牡丹“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李白吟咏牡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雍正也曾赋诗称其“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艳宜金谷赏,名重洛阳夸。”而苏辙则更为深情,为了观赏牡丹,曾全家人从汝阳迁到洛阳。
洛阳人爱牡丹,爱牡丹的风骨。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记载道“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传说武则天冬游上苑,乘醉下诏,令百花连夜盛开。百花慑于权势一夜绽放,唯有牡丹抗旨不从。武则天大怒,纵火烧之,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枝干虽然被烧焦了,但到来年春天,重生的牡丹却花开得更艳了。不持芳资艳质足压群葩,于烈火煅烧中仍不改其铁骨铮铮,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牡丹花又名“洛阳花”。柔媚而不失贵气,美艳而不失从容,这就是牡丹卓尔不群、艳冠群芳的精神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