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能决定了要开始大张旗鼓地弘扬佛法,要完成五祖衣钵传承重托。那就势必不能再躲躲藏藏,更不能象只过街老鼠,偷偷摸摸。
用现在的话,就是慧能要出道了!
他要光明正大地现身,他要为自己正名。
惠能才是五祖的衣钵袈裟传人,惠能才是六祖!而不是那个什么神秀大和尚。
他相信自己不会辜负五祖弘忍大师的托付和期待。
他一定会去做到。
一如之前的隐忍与坚定。
现在却是要抛弃隐忍了。现在要的是果敢和坚定。
吹喇叭,放广播的时候到了!
他相信自己,现在就是时机。
关键的是,惠能的佛经理念,是最汉化的,是佛、法、在大唐的继承和发展,这绝对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升华!
可是,目前,除了宝林禅寺云尼等极少数人,几乎无人知道他,更不要说认可他和他的佛、法、。
而且,他居然连和尚都还不是!
这个时候,是唐朝,唐高宗刚刚继位。
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初八,惠能来到南海(今广州)法性寺。这里是岭南名刹,声动四方。
南海,自古是百越之地的中心,也自古都是中国与海外交流的中心。由海上往来的商船贸易,也带来三教九流,如波斯、扶桑、大食、回纥等各大小国常与大唐经此往来。
此地早已经十分繁华了。
法性寺内,人头攒动,法性寺方丈,佛门岭南宗师印宗法师正在讲《涅盘经》,惠能也坐在下座听经。
一阵微风吹过,风吹经幡动。
一僧曰:风动;
一僧曰:幡动。
二者争论不休。究竟是风动,还是幡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的说,我明明只看到幡在动,没有幡,风再大也如无形无物,哪里可见?当然是幡动。
有的说,风吹幡动,当然是风在动。
接着,又有第三个说法,说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所以,是风动也是幡动。
本来双方就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这第三个说法一出,更是乱成一团,就差要动手打起来了!
见物相状者看物静相、动相,幡不静故说幡动,亦为通俗表相说。研究功用者,研究幡为何动,察知由风在吹,无风吹则不动故说风在动,亦为原因追究说。
众人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印宗法师也未能置否,正难以决择。
惠能知道,这是良机。
悟性高下,一目了然。
他为了寻找一个好的机会,之前已经来到了法性寺。
要出山弘法,怎么一鸣惊人?
自然要选一个好的场合。
当时,岭南最有名的寺院就是法性寺,最有名的禅师就是印宗法师,甚至连神秀和尚也对他推崇甚高。
于是,惠能站了起来,往前几步,气势就如山岳。
他走到印宗法师近前,目视印宗,但目光平和,淡淡然说道:“不是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
印宗听了,大惊。跟着大悟!
这是他自己绝对没有想过的答案。
居然,居然可以是心动!
天哪!是啊,心不动,一切皆空,皆虚幻,皆无物呀,佛祖好象说过。
高手、高手、高高手啊!
惠能此举,堪称一言既出,举座皆惊!
若离风与幡则心凭什么动,若离风与心则谁说幡动,若离幡与心则风吹向谁家?
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印宗闻言醒悟,一语惊醒梦中人。大惊之余,看向那个站在芸芸香客中的黑壮汉子,肃然起敬。
他急忙离座起身,屈首恭身,问道:“居士何方人士,能有如此见性?”
惠能本来就是要显摆,以便弘法。
于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据实以告:我便是慧能,五祖弘忍法师当年传衣钵袈裟与我。
五祖弘忍大师传法一獦獠之人,举世皆知。
只是不知道这是何人,未能亲眼目睹其有何德何能!
现听惠能所语,印宗深信不疑。
接着,惠能更是当众出示佛门重宝:佛祖衣钵袈裟!
原来以为,这个黑不溜秋的人,只是普通香客,背着衣物来进香。
谁能知道,会是如此巨变?
霎那间,全场轰动,全场齐齐跪倒,伏地跪拜,高声齐念:“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这才是大能,这才是见性,这才是得道之人啊!
诵经声四起!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