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感受:
曾以为癌症离我们很远,而某一天听说年仅40岁一向“健康”的朋友或家人患上了乳腺癌?
自己近几年工作太忙,健康不断消耗透支,精力体力逐年下降。不经意的一天,发现自己的下腹部有了包块,而且大姨妈也变得飘忽不定时多时少?
再如今信息过载的时代,打开微信,随处可见各类的健康信息和保健品广告,一滴血可以检查85项指标,好神奇。我究竟该相信谁?
1
都说女人不易做。从家庭到职场,女性朋友们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面临的考验都是前所未有的。白天穿梭在各大写字楼里打拼自己的事业,在智慧和能力上丝毫不逊于男人。下班后,年轻姑娘们,有时为各自的KPI或创业项目继续加班。有时也会为如何处理与上司或客户的关系煞费脑筋。已为人母的,天性使然,给孩子喂奶,陪孩子玩耍甚至操持家务,一样也不少。每当哄睡孩子处理完自己的事情 起身去休息时,抬头看表,已是凌晨。
26岁的女孩周西在《我是演说家》中自爆被查出卵巢肿瘤的事实,泪洒全场。在回顾自己不规律的生活作息时几度哽咽。著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等栗子早已被讨论的渣都不剩了。除了比比皆是的案例,大数据也不断刷新着我们的视野。根据2015年的中国癌症统计数据,429.2万新发癌症病例,281.4万癌症病例死亡。如果说癌症从病发到死亡尚且有个过程,那么心脑血管病这个分分钟可被引爆的定时炸弹更是让我们触目惊心,可以称得上头号杀手了。
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世界中,理论上我们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所谓一朝重症进医院,花钱受罪是两全。即便如此,大多数人也是听着别人的故事唏嘘感慨一会,依旧践行着惯有的生活模式,没有任何改变。
2
‘健康很重要’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却总是在生活的细节中被忽略?
原因之一是 靠谱健康知识和意识的相对匮乏。这里说的知识匮乏,并非信息匮乏,而是思考验证后真实客观的科学信息比较稀缺。互联网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每天海量信息像数不尽的贝壳一样被冲上思想的沙滩,你根本无暇思考,更表说辨别真假。至于了解疾病的生成发展机制,如何与自身症状进行匹配及调养等问题,更是让我们大脑混乱,找不到方向。因为每种病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实在太多了。
另外,各类微信谣言满世界飞舞,广告商懂运营,通人性。把浅显的科学改编为谣言,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人真假难辨,纷纷转发。
想想还是去看医生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大众的专家情节,使得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求。 好容易挂到了号,有时因为某些症状的交叉,需要排队做很多检查,才能最终对症下药。在这个过程中,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损耗,已经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一个专家一上午看几十位患者,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根本无法给每位患者详细地解释各项指标。所以有些患者觉得自己在医院并没有得到满意的服务,不明白的问题出了医院依旧不懂。其实这也不是大夫想草草了事,确实是忙不过来。我们应该信任医生,但不能盲目地把健康完全寄托在医生身上。所以,个人了解些客观的医学常识还是很有必要的,懂得身体的秘密,平常根据自己的体质合理调养。需要就诊时,能找对科室,面对检查结果,可以听懂医生的解释,更高效地沟通,省时省力。
另一个就是对自己身体素质的过于自信。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错,明天很近,意外很远。大学时期,年少无知的我仗着自己身体好,每日饭后一根雪糕。学业繁忙,考前熬夜也是家常便饭。长久下来,脾胃受凉,寒湿积聚。长期晚睡,肝脏得不到很好的排毒,痘痘君在脸上肆意横行。
13年初,一次胸部彩超查到了自己患有轻度乳腺增生。想到乳腺增生在育龄女性中很普遍,和乳腺癌并无直接联系,所以没有引起我足够地重视。除了服用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后,生活的种种并无改变。直到15年,回国休假时我再次体检,发现左侧的增生已发展成一厘米左右纤维腺瘤。每次月经前胸部都会胀痛,痛经也比较严重。当时医生建议随访,必要时进行手术,纤维腺瘤的癌变率是4%左右。这时的我才真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自己的体质,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去了解增生,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形成机制,有意的去放松自己的心情。由于在加拿大就医的不便,我只能运用自己所学,结合体质进行一系列的调理。今年复查,部分增生结节消失,纤维瘤也变小很多。所以说正确的科学知识和改善健康状况的意识是让自己变好变美的第一步。
3
有了科学的信息和意识,有些小主们要说了:我知道要去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也明白规律作息很重要,但是臣妾真的太忙了,实在做不到啊。我理解这个时代的大家都很忙,身心都很忙。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下面的问题。健康和美丽是不是你的刚需?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如何玩转这个世界?怎样才有体魄到达诗和远方?平常懒得花些琐碎的时间去学习保养,病到不得不去医院时,那时候需要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你算过吗? 且说医保会涵盖大部分检查和药品的费用,但是出入人满为患的医院,想方设法得到一个号,排队做检查,折腾下来,已经让人身心俱疲了。更不要说病痛对身体的折磨,这个世界,不管别人多么爱你,病痛折磨永远无法相互替代,只能自己承受。如果把这一系列的身体,时间,金钱和情绪精力的成本加起来,你还会说平常我没时间保健吗?
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不需要保养,等到大病临头,为时已晚。再年轻的身体也经不起摧残,可谓黄泉路上无大小。
不要让自己的健康状况成为消耗品,每况愈下。眼巴巴看着70岁还能长途飞行做巡讲的牛人,心生羡慕,而身体却只能躺在床上挂吊瓶。
女性健康意识觉醒 靠自己,也靠社会。社会中多一些用心科普的医药工作者,分享科学,拒绝谣言。而读者,需要持续践行,保养自己,为别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很多时候,“忙”只是你不重视它的借口,因为健康的损耗不会即时反馈,所以你会觉得没关系,以后有时间再说吧。但是有时候它的发展却是呈“复利”效应,起步缓慢,到达一个节点,以你猝不及防地速度,发展到让你目瞪口呆的程度。那时候,你再多的钱和时间,不都得乖乖地双手奉上么?可惜真的到了那一步,时间和金钱也未必能买回当初的健康。
4
所以,让我们一起做好自己健康的CEO,了解它背后的科学并有针对性地管理它。为了给小主们节省时间,每周我只为大家更新健康领域的一个概念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且给出预放建议。有人要问:已经患病该怎么治?治病交给医生,防病交给自己。通过迭代科学知识,我们无病防病,患病也可以配合医生的治疗适当调养,加快恢复。记住:癌症是用来防的,不是用来治的。
说了这么多,下面聊聊我给大家带来神马。在接下来的时间,我将整合自己的所学,结合科学文献和案例,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从各类妇科疾病的原理到皮肤和宝妈的产后护理。科学文献很多都是经过实验多次验证,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但内容相对枯燥,含有各种术语的语言看起来更不太像“人话”。除工作需要,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去认真解读。那么我将把科研拉下神坛,选取与日常生活最相关的信息,用简单的语言再现客观的科学信息,帮助大家建立健康科普客观真实的知识体系。同时,基于很多疾病三分治七分养的事实,某些方面我会借鉴中医学的理论,让大家全方位地理解病症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从而根据自身体质,有针对性地调养。最后,我也会分享自己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毕竟精神愉悦和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知识不能改变健康,只有践行才能真正受益其中。
另外,我将选取其中一部分内容,写出英文对照,有对英文科普文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加深理解,打开医学的英文世界。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墓志铭上的一句话,大意是 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作为美国第一个结核病疗养院的创建者,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医学远无现今的发达。而他一生的经历与奉献,凝结成了这句对医务工作者的肺腑之言。而这也是我对小主们的一个心愿和承诺。
5
作为医药圈科研工作者的一员,07年我从中国药科大学开启了药学之旅。毕业后,我选择了英国继续药学研究,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取得了药物分析的硕士学位。回到北京工作后,因为在家乡的叔叔患有严重心脏病,我带着他的片子在北京四处求医,那段时间,很多三甲医院的重点科室我都去过,再加上自身的乳腺疾病,我深深地践行了看病不易,身体健康是多么珍贵的道理。那时的我因为经常跑医院 常开玩笑说自己 不是药代胜似药代。曾经恳请圈内所有能说上话的朋友帮忙找个合适的医生;半夜两点在北医三院排队挂号;好容易拿到号却因血肌酐指标过高而被大夫拒绝接受入院实施心脏手术 心中的无助与绝望;这其中的种种,相信真正经历过为就诊奔波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
从那之后,我决定在医药领域中继续深入前行,于是从14年来拉瓦尔大学的医学院攻博,主要研究方向是乳腺癌抑制剂。经过两年多的科研学习与实践,我又刷新了内分泌相关的妇科疾病的认知和经验。如今,我想将所学分享给更多的姐妹们,让客观真实的科学知识更好地服务大家的生活。
对于每一位小主,我将视为闺蜜 以诚相待,倾尽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给出适合个体的建议,对她负责,对己负责。这个社会,信任是真正稀缺的资源,所以我格外珍惜。让我们共同践行,把健康打造成自身最可靠的增值品,为持续奋斗奠定坚实的基础。
愿践行的你,到了70岁,依旧可以吃嘛嘛香,说走就走,闭着眼睛收获年轻时的投资复利。嘿,谁让咱的健康就是最大的增值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