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家孩子聪明的家长,十有八九是没见过真正聪明的孩子,他们口中“聪明的孩子”在很多时候我压根看不上眼。倒是有些家长嘴里说自家孩子很一般,孩子的能力却令人惊艳,这种情况反而不少。
老贼读了这么多年书,又教了这么多年书,见过一把一把的好学生,可还真没见过什么聪明的学生做题很“粗心”的。你可以问问你家娃,他在打《王者荣耀》的时候会把百里玄策和百里守约这两个角色搞错吗?他为什么不会搞错?那是因为他对这个游戏已经完全掌握了,好吗?那做数学题的时候为什么就要错、错、错?那是因为他根本没搞明白,好吗?搞明白了就不会错!
家长会有“我家孩子挺聪明”的错觉,那是因为只要老师一讲,娃就都“明白”了,所以家长会觉得:“我娃真的挺聪明,就是太粗心,经常这里看漏了、那里看错了。”
当然,有时候我也会用这话来安慰那些不太熟的朋友。但对于比较熟的人,我往往直接说得现实点:真聪明就不会犯这种错误。我也很奇怪,我这种人到现在竟然还能有朋友。
聪明本身就是一个很宽泛的词,一般来说往往是指接受能力强。家长觉得自己的娃聪明,也许是因为孩子游戏玩得好,或某种玩具玩得好等操作性的技能较强。但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本身是两个概念。动手能力强和数学学得好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那种“我娃玩这个、玩那个可溜了,特聪明”的论断,就收一收吧。
而且,游戏打得好,真能打得有多好?估计也没多少家长见过真正的职业玩家,人家的手速真是快,操作起来“咔咔咔咔”的,根本不是娃打游戏时“哇啦哇啦”地乱叫。换而言之,娃就算爱打游戏,也未必是那块料,仅凭这些就断言娃聪明,恐怕是家长见识太少。
我就以平面几何为例谈谈“聪明”这事。平面几何的证明题是初中数学的难点,学生经常做不出来,但是老师一讲,几乎没有学生听不懂的;讲完了之后,你过两天再问他,他又做不出来了——这叫聪明?而且学生“漏看”或者“错看”的那个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真的看错了吗?并非如此。更多的时候是学生根本不知道那个条件该怎么用。
事实上,一做就错,一讲就懂,再做不会,这是大多数学生的常态,难道这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聪明的?不要麻痹自己,更不要欺骗自己,这种自欺欺人对于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没有任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