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我们没有的”,未达到的,忽视我们所拥有的亲情,友情,爱情……
最近在读一本书,书名叫《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书中讲了林徽因生前的许多往事,讲了她如何对待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既有着深厚的国学基础,又接受了新思想。他给林徽因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家庭教育,让林徽因开阔了眼界,使她有了比同龄人更独到的眼光和见解。让她在很多事的处理上有着“大女子的情怀”。一个气质高贵、见多识广、优雅聪慧,而且独立自主的女人,走到哪里都有目光追随。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不是最长久的,但他们稳稳的幸福却成了后人的佳话。
林徽因的母亲不是父亲的正妻,林从小看到母亲受到家族纷争的痛苦,却凭着自己的才华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重视,让父亲让她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也因为看到了母亲的痛苦,让她果断的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和父亲一起离开英国。后来她第二次遇到梁思成,三年后的第二次相见,林徽因的美貌,已脱去了稚气,而是渗入骨子里的“芬芳”。“梁”对“林”一见倾心,刚刚十七八岁的“林”和年长三岁的“梁”在一起有了从未有过的轻松感,又因为两家是“世交”,两个长辈的“撮合”,让他们有了半年感情升温的机会。
在林的影响下,梁学了建筑,两人共同留学法国共同学习,林徽因的父亲去世,“梁”家经济已不像以前一样富裕,却共同承担了“林”留学的费用,并接济“林”的家人。多年的相伴和了解,让林坚信: 梁可以成为她一生的依靠……就这样,梁思成和林徽因终于结为了夫妇。
梁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幸福,曾骄傲的说:“文章是老婆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
他宠她,“一起工作的时候,林徽因啊,从来只肯画出草图就要撂挑子,后面,自有梁思成来将草图变成完美作品。而这时,她便会以顽皮小女人的姿态出现,用各种吃食来讨好思成”。就连她有些苦恼地倾诉自己爱上别人了,他听了尽管痛苦万分,却仍和她说: 徽因,我成全你,只要你幸福。
林更加坚定的和梁度过余生,支持他的事业。与梁思成共同编写了《中国建筑史》,陪伴他去很多偏远地方拍摄了珍贵史料。这本著作是中国的建筑史的奠基之作。
张清明在《林徽因传》中说出了林徽因对于梁思成事业的帮助:
“思成所做的一切都融入了徽因的心血。徽因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缺乏思成的严谨、细致和耐心,但在融汇材料、描述史实的过程中能融入深邃的哲思和审美的启示。思成的所有文字,大都经过徽因的加工润色。这些文字集科学家的理性、史学家的清明、艺术家的激情于一体,常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
在梁思成眼里,这个美丽的妻子也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
在很多人都羡慕林徽因幸福的婚姻时却并不知道她同样也在用自己的努力和苦心回复着丈夫的宠爱。
最长久的情,是平淡中的不离不弃;最贴心的暖,是风雨中的相依相伴。
林徽因在最美的年纪遇到了梁思成,他们的相知相守,也成就了幸福婚姻的典范。
他们夫妇二人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夫”与“妻”角色的定义。他们夫唱妇随,举案齐眉。
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想,相互的信任、包容和对彼此事业上最大的支持。相对于富足的物质生活,我更羡慕这种婚姻的美满,因为它才是我们更应该追寻的……
前两天,才看到了一对老人吃饭时,老爷爷指着盘里的菜对老奶奶说: “吃这个!”他们已经年过八十。我虽然不知道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也许在他们的眼中,婚姻也许不像林徽因和梁思成一样甜蜜,但他也一定有他们的“美满”。
生活是由无数个“酸甜苦辣”组成的,没有“苦”就衬托不出“甜”的宝贵!在我们眼里的苦也许在彼此相爱的人的心中就变成了“甜”!希望在若干年以后,我们也会有我们的“美满”。
无论你手里握着什么,把握住现在拥有的,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你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努力达到我们心中的“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