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死亡?
你感到害怕吗?
答案是?
思考进行时......
今天我分享英国文学老师在课上讲的一首诗
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
He was parking pick me
The carriage was just the two of us
And "eternal life" with seat
We slowly, he knew that without the need for rapid
I also put aside work
And leisure, to return
His manners
We passed the school, coincides with the recess
The children are noisy, on the playground
We passed the fields of gazing grain
We passed the setting sun
Maybe you should say, he passed us by
Dew and cold makes me quiver
Because my clothes, just sheer
And my cape, only tulle
We stopped at a house, the house
As a swelling of the ground
The roof, barely visible
Eaves,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ground
Since then, several centuries
Seems to short the time of day
That day, I first guess
The horse, towards the eternal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他殷勤停车接我
车厢里只有我们俩
还有“永生”同座
我们缓缓而行,他知道无需急促
我也抛开劳作
和闲暇,以回报
他的礼貌
我们经过学校,恰逢课间休息
孩子们正喧闹,在操场上
我们经过注目凝视的稻谷的田地
我们经过沉落的太阳
也许该说,是他经过我们而去
露水使我颤抖而且发凉
因为我的衣裳,只是薄纱
我的披肩,只是绢网
我们停在一幢屋前,这屋子
仿佛是隆起的地面
屋顶,勉强可见
屋檐,低于地面
从那时算起,已有几个世纪
却似乎短过那一天的光阴
那一天,我初次猜出
马头,朝向永恒
在课堂听老师分析这诗歌后,感觉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就明朗了
这首诗好好在:
一是它揭示了生死的辩证关系
“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
他殷勤停车接我
车厢里只有我们俩
还有“永生”同座”
我们不是在等待死亡,死亡的列车从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殷勤地接我们了。也即是说: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开始在走向死亡。在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死亡就是与之相伴的。(人生无常,死神是一直相伴的)。没有年老的人比较容易死亡的说法,年轻人也照常躲不过死亡的可能。
二是它揭示了死亡的本质。生是短暂的,但是死亡却是永恒的。
三是它在结尾来了一个升华:对待死亡的态度。诗人迪金森对待死亡是坦然豁达,从容,不慌不忙欣赏的态度,她俏皮地把死神比喻成一个她愿意许配终身的绅士。
这首诗引发了我对死亡的思考
死亡是什么?
一个人怎么样才算死了?是他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知乎上说:
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那一刻 ,从生物学上他死了;
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从社会层面上看他死了,因为这个社会不再会有他的位置;
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遗忘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正的死了。
年幼时眼中的死亡
第一次接触到死亡是在爷爷过世那会儿,看到爷爷躺在祠堂的中间,最前面是一站方形大桌子,上面摆了各种供奉的东西,来到的亲友一个一个跪在前面痛哭。那时候,爷爷的妹妹匆匆忙忙赶来之后,就径直跪在桌子前面,大声哀嚎。那叫声,使我突然之间感到很害怕,很震撼。
现场法师做法,一直念着爷爷的名字,再加上凄惨的音乐声,让我全程感到全身凉飕飕的,鸡皮疙瘩起了一身。中午吃的那顿丧饭,完全没有味道,那味道淡淡的,苦苦的,吃了几口,竟然想要吐,那感觉大概会永远记得。之后好几晚,我都会梦见这样的场景,爷爷躺在那里,亲人们披麻戴孝,法师做法的音乐声一直在我耳边响起,持续了很久很久。
小学四年级,突然有段时间,我一想到死亡,就很害怕,几夜几夜的恐惧袭来,无人知晓,无人问津。
那时候,觉得自己很快乐,想到有一天,我不能再拥有眼前的快乐,就害怕至极。
那种害怕的体验至今还很熟悉,心跳偶然之间像是停止了,心间一阵凉飕飕的气流,大脑是一片空白的,偶然间,又觉得,喘不过气来。十一二岁的我就有这样的体验,至今细思极恐。
后来,这种恐惧感慢慢消失了,因为我明白,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害怕因时间流逝,眼前的快乐会不复存在。
如果,年老了,我便不是今天的心境了,那时候,我或许感到自己在人世走了一遭,可以是满足,也可能是累了,我再也没有力气去折腾,去拥抱生活,去尽力对每个人笑了,所以,对于死亡,也是能坦然接受的。
我现在害怕,是因为我能跑能跳,能尽情享受生活,我害怕的是失去时间,而不是死亡本身,但又因为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便不再感到恐惧了。
人为何畏惧死亡
每次无意跟外婆交流,她都会说:要是能看到我所有的外孙都成家立业,那我也能安心走了。说着说着,她又后知后觉调侃:说是这样说,但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好命,说不定这两年我就走了。边说还边不自觉勾起了食指,比了了一个死的手势,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次听到她们讲这些的时候,我很惶恐,也很震惊,原来我奶奶和外婆这些平凡不过的人,都能坦然接受死亡这件事情。
但有些人对死仍感到害怕,原因我想到两个:
一是,放不下目前所拥有的东西。人天生就是有占有欲的,只有占有,才会有安全感。而我们一生活着的始终,都是在寻求一种安全感。
二,不能再用自己的意志去操控世界,影响他人。这个是最致命,也是最让人恐惧的。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或者思考能力不足的人,比如疯子,嗷嗷待哺的小孩,他们根本就不怕死,因为他们没有操控世界,影响他人的意识。
而我们会害怕,怕自己有一天,不能再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丁点作用。所以,我们才会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什么东西,最好是自己的名子。
假设:真的有上帝,和天堂,像肉体一样的整个灵魂真的可以存在天地之间,那我们每个人还会那么怕死吗?当然不会,因为,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切,我们会思考,我们还有意识。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下而已。
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会感到害怕,因为他们清楚明白,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生物体,没了就是没了,至于死者所谓的灵魂,思想之类,都是存在后人的思想中的。(也就是后人在作怪)
唯心主义者,无神论者对死亡感到害怕,大概是因为,虽然相信有天堂,有地狱,但自己死后,不知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灵魂不知道要受到何种折磨和考验。未知让人感到害怕,所以 即使人世间苦难深重,还是选择忍受。
人为何能坦然接受死亡?
有些人对死亡不感到害怕的原因:
一是我们都明白,对于每个人来讲,死亡是逃不掉的,死亡是公平的,不论活得长短,反正都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真理经过别人反复地灌输,人无形间便也接受了。
二是像我外婆奶奶这些人,活了大半辈子,心境也变了,觉得值得了,所以,更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每活一天都是挣到的。
三是对于年轻人来讲,我们不害怕。是因为我们很少去思考到死亡这件事,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一辈子还很长。我们很多人,对很多事,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就算你周围的人都被偷了,你也很少会因为想到自己会被偷,而感到害怕。因为大部分人,从心底里是总觉得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平白无故突然就感冒了,那种感觉很怪,觉得莫名其妙,完全不可能。因为那段时间自己有坚持锻炼,饮食作息也规范,天气也正常,觉得不可思议。常常也会看到朋友圈,有人在吐槽什么什么鬼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医学的真相》这本讲到,那个医生一开始得病,他是无法相信的,怎么可能嘛!期间,他由质疑,到伤心奔溃,再到愤怒,绝望,直到最后平静坦然接受死亡。
上面讲到有些人为什么畏惧死亡,为什么有些人却能坦然面对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都是可以坦然面对的。
在ted 视频中(“我快死了吗?”一个诚实的回答)
一个医生自述他在各种事故中,告诉病人他要快死了之后,病人的反应通常会有三种:
第一种是:不管他们是何种信仰,他们都会乞求得到原谅,包括自己的罪行,以及悔恨
第二种是:希望他们能留在亲人朋友的爱和思想中,永远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第三种是:渴望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感到自己还没有做足够多的事情,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该有的印记
但不管他们的反应是哪一种,他们大多数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表现出来的不是恐惧,而是平静,从容。
小小总结
“我们缓缓而行” ,他知道无需急促”
我们要不紧不慢地去享受自己的一生
对待死亡要从容,镇静
而我想,年轻的时候,可以对死亡进行思考。
有人说:死亡是对生命最好的礼物。正因为有死亡这种东西,我们才会更明白时间的可贵,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年轻时,能够把握当下,过好每一天,对人对事不过度计较,不过分纠结。
在年老是时候,能坦然接受死亡,每一天早晨睁开眼发现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都心怀感恩过好每一天,我想这样也就足够了。
毕竟死真的很容易,活得精彩实在太难。我们能做到,便是努力生活,从容赴死。
本人为学生党,平时喜欢写作记录。喜欢交流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号 “大停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