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某种能力,需要大量练习,练习包括试错。练习是不断将错误的、不熟练的动作修正,达到正确流畅的动作的过程。
比如说我在尝试写故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尝试各种叙述视角,直到找到自己擅长的那一角度。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有些人一下笔就习得;我则要不断调试,才能慢慢摸到门道。
各种大纲、细纲一通胡写,故事六要素、45原型的书瞎看……有时有用,有时还是下笔困难。就像下水道,之前偶尔会通,大部分时间都是於堵的,常是憋一天也只有几百字。
而现在,找出了自己擅长的叙事视角,或者说练习习得了某种方法,则就像换上了巨型管道,顿时通畅许多。
大概是小学时候我开始写故事,写了什么记不清了,感觉上都是干巴巴叙述一个人干了什么,别人如何反应,主要篇幅是不停的对话。那时年纪小,不怎么注意环境、事物,不擅长描写,觉得是件苦差事;并且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常年缺席。
后来读到一句话,说的是《红楼梦》对人物心理的描绘,是它胜过许多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因素。对我来说,传奇惊险的情节需要费心的想象,而我之前一直向往“平凡中幽微而宏大的力量”,不关注对奇峻情节的想象。于是我就开始尝试在叙述中加入心理描写,为了配合,还会细化动作描写,或者增加环境描写渲染一下。
既然开始关注描写,就要站在客观的位置,回过头来去看所写的对象,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再加上心理描写,那么就容易偏向于上帝视角叙述。上帝视角到底开多大呢?开了主角,开不开配角呢?如果看一个故事,既知道主角是怎么想的,又知道坏蛋是怎么想的,那不是像精通了读心术一样获得一种了若指掌的阅读快感吗(当然后来读到关于各种叙述视角的优缺点分析,这种想法就又改变了)?这么一想,就乱了,各种视角同时打开,结果就是所有线索搅作一团,搞不清先后,也难以兼顾。
于是乎我的故事从来只有开头,这么多年不知写了多少开头,一有想法就写开头,然后苦哈哈继续憋几天,是在憋不出来了就放弃。然后就是心灰意冷。后来又冒出想法,就继续这么个循环。
后来实在是写得勉强,我开始分析别人的作品。直到最近开始刷《权利的游戏》,觉得它的故事线非常干净,简直到了条分缕析的地步,几方势力各自叙述,并且还会有人物交互,作者居然不会担心自己写忘了(对专业人士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多余的担心)。翻出它的原著小说后发现《冰与火之歌》的叙述是以单个人物视角来写的。也就是说,不开上帝视角,每个人都是当前的亲历者。是一种接近于第一人称的视角,只不过指示代词用的是第三人称。
那么我为什么不尝试第一人称?事实上以前试过,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物应该出场、应该发生什么事件。而今,我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之前的第一人称,只是代词上的第一人称,思维还是第三人称的全局视角。
这一错就是十多年啊,各种错,灰心无数次,终于让我错够了。
而之所以说“浸泡式”,一是,试错的过程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单一要素就能完成的,就像是浸泡在水中,力是全方位来的。比如我尝试第一人称视角的这一天,刚好在看梁文道先生讲《爱与黑暗的故事》,里面讲到与其预先设置故事想要传达的主题,不如关注具体的人,具体的生活。这大概也是启发我从第三人称视角转变到第一人称视角的一大因素。但这种提倡,我之前就遇见过,并且深表赞同,自己下笔的时候却并未有什么进益。究其原因,也许只是当时没有想清楚;也可能是时候未到,其他因素还未到位。
二是,浸泡在环境中,才是学习的最佳方法。学外语是这样,学许多其他技能也是。比如学厨,就去厨师学校,每天切切切剁剁剁炒炒炒雕雕雕,将自己浸泡在练习里,也是浸泡在环境里——你一个人在家里,想必难以一直集中精神练习烧菜吧。写故事也是同样,读大量的作品,看分析、指导的书,写大量的句段去实践,所有适合不适合的写法都试一遍。这真的是非常耗时的笨办法,也容易带来灰心和低迷。不过广为涉猎、博采众长总不会是坏事。以后要先思考,有选择地添加自己浸泡的材料。
只有浸泡在环境里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所读、所写,还远远不够、才刚刚起步,读与写的浸泡啊,才刚刚覆盖到脚底板。
现在要努力继续浸泡、继续试错。下水管道换上了巨型管,固然通畅,也容易泥沙俱下,落于俗套。下个阶段的升级方向是打造新型管道,这个阶段,且先将目前的管道铺设完备吧。
远航随笔
远航员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