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9.5-9.14)
本周,我们就先阅读《诗》一书中的第一章《诗歌的起源》、第二章《周人的歌唱与<诗经>时代的到来》(本章节中《伐檀》篇不用)、第三编群体诗作第一章《诗经》(本章节中看212页的介绍和《关雎》篇,试着查一下214页中的《秦风·蒹葭》篇的翻译,其他不用看)。
1、诗歌是如何起源的?
诗歌的产生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此刻我脑中回想起以前码头工人搬运时一起叫的号子声。诗歌是人类情感抒发的需要。“书以道事,诗以达意”。在现实生活中诗歌是慰藉心灵、调剂精神、激昂情绪的最佳工具,我们的祖先在长期枯燥的劳作中,借助诗歌来唱出他们的心声。
最早的诗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诗歌。诗经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歌词。
如《关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前的数百年间,约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订成书。现存《诗经》因为是战国时毛亨和汉代的毛苌所传,因此又称“毛诗”。而《诗经》以前的远古歌谣,保留下来的极少,且大多是伪记之作。
2、《诗经》作为群体诗歌,它所吟诵的内容反映了些什么?
《诗经》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是按照乐曲性质的不同划分。十五国风主要是各诸侯国的民间歌谣,也是诗经中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朝会宴飨之作,小雅则多个人抒情之作;颂是宫廷祭祀的歌词。
它所吟诵的内容反映的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劳动、战争、风俗、爱情、婚姻、祭祀、宴飨; 其中爱情是人类恒古不变的永恒话题。例如《子衿》、《秦风。蒹葭》
3、《诗经》中的诗歌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征?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熟练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并对后世历代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抒情的特征,主要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浪漫,以后更发展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主流。
我们今日读诗,仅从文字欣赏角度,能体验那个时代诗歌所蕴含的美感。
4、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 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