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会你回办公室,这时一个你的下属忽然跳到你面前问,老板,这件事是这样的,……,你觉得怎么处理好呢?
你怎么回答?A,我想想,晚点答复你。B,你应该这么去做。
从管理的角度,尤其是时间管理的角度,选A和选B都不对。为什么?因为你把本该下属照顾的猴子,抱到了自己身上。
这就是猴子理论。
猴子理论,是由威廉•奥肯发明的一个有趣的理论,他在他的畅销书《别让猴子跳回背上》,把责任和下一步动作,比喻成猴子。
下属过来问你应该怎么办,其实就是把本该他的责任,也就是猴子交给你说,老板,猴子你帮我照看好吗?
你回答A,就等于是说,好,你先去玩吧,猴子先交给我,过几天,那下属会过来问,老板那事你想的怎么样了?
你回答B,就等于是说,按我说的去做,给猴子吃个药,打个针,然后下属走了,过几天下属过来找你说,老板,猴子死了,你看怎么办?
你选A,你帮他承担决策的责任;你选B,是帮他承担决策可能失败的责任。
那你该怎么做,教你一句神句:“你觉得呢”?
当再有下属问你这件事应该怎么做的时候,你反问他一句:“你觉得呢”?
下属会说: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了才来问你的,那你说:你找几个人探讨下,商量几个方案出来,我下午五点半正好有时间,你拿方案过来,我们商量下。
下午五点半下属带着五个方案过来了,他说完后问:你觉得哪个方案好呢?
对,你继续说:你觉得哪个好呢?
他会说:A不错。你可以说:A是不错,但你有考虑什么什么吗?
他说有道理,这样看来,C方案比A好,你继续分析,他说:看来还是D最好,你说:太棒了,那你去做,周五在过来一趟,我们看下效果如何。
这时猴子又回到了你下属身上。
小结:1.必须明确猴子,也就是责任或下一步动作的归属,否则下属以为要等你,你以为在等他。
2.每次要和下属像案例中的那样辅导和讨论,时间控制5~15分钟。
3.约定好时间,不耽误你自身责任。我现在忙,明天下午三点半我有空,你过来。
4.和下属沟通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见面,电话和见面是同步沟通,邮件的话是异步,你没回复的时间,猴子就在你身上了。
5.讨论完,要约定好下次见面时间。否则事情会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