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3岁的少女被住楼下的辅导班名师性侵长达五年,最后女孩的精神脱离身体后再也没有回来,而那个老师生活如故。本书作者林奕含在这本书出版两个月后选择在家自杀,随后也被证实这本书就是根据她自己的经历改编。
“她是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在现实里那些说不出的话,作者用尽生命最后的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声音。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推荐语里写道:这是一部我重读了三遍依然震撼的小说。我并非感慨于作者命运的坎坷,而是震撼于她的冷静。那种冷静,是作者反复用难以启齿的耻辱、难以承受的痛试炼自己的内心,终于对痛苦到了麻木的程度,再平静地讲出自己的故事。
书里字字皆炼狱,提名却是乐园。
如果说,事实本身就极其残忍,那么,更残忍的是,作者本人无数次浸泡在痛苦的回忆里,反复思索那些屈辱的瞬间,一字一句把那些细节和心理写进一本书里。
“脏有脏的快乐要想去干净就太苦了。”
“长长的白昼里一再闯进来一个浓稠的黑夜。”
“她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太阳像颗饱满的蛋黄,快要被刺破了,即将整个地流淌出来,烧伤整个城市。”
“其实我第一次想到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我是馊掉的柳丁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灯火流离的都市里明明存在却没人看得到也没人需要的北极星。”
谁能想到,这样的绝望来自一个不过十几岁的女孩口中。她内心巨大的空洞没有什么能填补,痛苦早已被掩埋在一次次的自我安慰中,“只要我能爱上他,我就不会痛苦了。”面对这个世界的背面,没人能帮助她,她能做的也只是在极其痛苦的时候,让自己的思绪放飞,让精神远远飞走,不必眼睁睁看着这无力改变的自己。
这些光怪陆离的描写正是作者在最无助时被放大了心情和所有不能抹杀的细节,她把一切都深深看在眼里,让看到的虚假繁华去覆盖整夜整夜的舔舐。这唯美的文字如果不是用在这个故事里,谁能想到,它们是如此啃噬人心。
小说结束了,可故事没有终结。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会一再发生,为什么会悄无声息地发生。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诡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开学。”
不仅是家庭、父母没有开学,这个社会也似乎迟迟开不了学。改变一种观念、树立一种态度,可能很多房思琪就会有美好的人生,可是,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