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现在年轻一代父母的心智成熟较晚,年轻父母因恐惧上一代的威严,或贪图自己的享乐,而放弃孩子教育权的比比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孩子极度的不负责任。
56.你生出一个孩子,就是生出了一生的责任;当你的休息娱乐跟孩子的成长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应以孩子为重。
57.母亲帮助孩子形成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父亲则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父亲不缺席,男孩才能更像男孩儿,女孩才能更像女孩。
58.你播下的首先应该是善种,这样才能最终结出爱的果实来。
59.有几百个朋友给我留言说: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人总是更容易记住痛苦呢?我回应道,我想说的是,其实痛苦它是生命的一种底色,这样的底色跟人是要死的这种限制与恐惧感有关,同时又跟生命本身总是不完美的,总是有欠缺、有遗憾,总是有很多不能实现的目标也有很大的关系。
60.正如一位哲学家说的,“要让死亡变得不容易!”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要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第一准则,要成为在餐桌上与孩子最常交流的话题。
61.要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在老师因疏忽给孩子造成伤害之后,及时察觉并采取补救措施,也就是和孩子谈心,抹去孩子心理上的阴影,避免孩子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
62.只有流汗才能激活身体的机能,大脑才能分泌出多巴胺,产生愉悦、自信、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让孩子多流汗,不仅可以促进他的身体发育,还能让他更相信自己。“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如果没有野蛮其身体,其实是很难文明其精神的。
63.要知道,人生处处有竞争,这不仅是智慧的竞争,更是一种体力、耐力、意志力的竞争。我常常跟我女儿说,只要有时间你一定要吃好睡好运动好,这样才能跟应试教育做长期的斗争——没有强健的身体,一个人是很难与他人竞争的,在遇到困难与压力时也更容易崩溃。
64.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父母需要有一种转化能力,能从最糟糕的事情中,让孩子得到很好的启迪。
65.为人父母,心智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谓的心智成熟,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辨别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需要自我调整的,什么是需要自我克制的。心智成熟者,遇到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时,绝不会轻易地放弃,动怒,甚至灰心丧气。换句话说,在遇到上面的问题时,心智成熟的父母仍然会将教育孩子放在首要地位。
66.我们一方面强调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另一方面还要强调父母要做一个“专业”的父母,具备教养孩子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与失误,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一个更为健康的环境。
67.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对付出是有畏惧感的。在人的天性中,本就包含着消极与被动的东西。这样的消极、被动,如果你不去帮助孩子改变它,那孩子很可能就会一直处于退缩的状态,甚至越长越小,父母也越来越无力改变了。
68.所谓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或者说订“契约”,与孩子明确约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
69.一位台湾学者说,规矩看起来很多、很复杂,但要想“立”住它其实并不困难。只要父母和老师能一次一次帮助孩子,指导孩子,纠正孩子,慢慢的他就养成习惯了。
70.我们常说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真正能“立”起来的人,而不是依附在父母身上软塌塌的、娇弱的人,这个“立”说的就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对家庭与亲人、对工作和社会有责任、有担当。从这个目的出发,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对自己负责,引导他们主动承担一些责任。
71.那些不爱劳动的孩子,每当他在学习成绩上出了问题,或者是跟别人相处有问题时,他会更多的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72.父母把孩子要承担的责任都给包办了,不仅孩子的责任意识会萎缩,可能他很多身体方面的能力都会萎缩,包括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敏捷度。
73.孩子如果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很容易变得自私、冷漠,对周围的世界无动于衷,因为他在不需要承担责任时,那些消极的东西就会在他身上暗暗滋生。
74.“空心病”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心理疾病,在青少年中间,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这种病症的核心特征是患者对生存产生无意义感,对生命产生空虚感。
75.我们阻止“空心”的路在何方?我认为,重新反思农耕文化的重要性,重新从农耕文明中寻找出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选择。农耕文明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亲近、互动频繁,这正是走向工业文明社会的我们所缺少的。
76.我跟校长说,以后你不妨跟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说,像美国总统奥巴马那样真正的大忙人,每一次家长会都是他自己去参加的,难道他们比奥巴马还忙吗?
77.增进和老师的情感并不意味着你要讨好老师,互动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模式,老师跟你比较熟,自然也就会更关注你的孩子。
78.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普尔认为“电子保姆”就是魔鬼的化身,它对孩子心智、身体、大脑的发育,语言和身体能力的发展都会构成巨大的伤害。他拿开车做比说,人人都知道,让一个没有学过开车技能、没有领到驾照的人去开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很少有人去想,对于电视、电脑、手机的操作,也是需要“驾照”的,让没有“驾照”的“司机”去操作这些电子产品,同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79.家庭需要营造一个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的氛围。
80.孩子最初的学习都不是道理的学习,而是情境的学习。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经常以为我教你了,你在学习,我本我没教你的时候,你就没在学习。其实你没教的时候,只要他在某个环境里面,他都在学习。
81.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虽然每一个人的失败都各有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失败者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际关系能力底下。从这点上说,鼓励孩子多和其他孩子交往,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82.父母的打骂往往会产生另外两种后果:一是孩子屈服于父母的威权,从而对探索事物产生畏惧心理,形成屈从的软弱人格,逆来顺受;二是孩子会在心灵深处埋下叛逆的种子,一旦孩子形成了叛逆的性格,就会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按常理出牌的习惯,尽管这种方法也会时有创造,但这种逆反之力却使孩子的成长多走弯路。父母以一时之怒压制孩子,给孩子传递的是一种情感堵塞的信号,孩子便会在暗中有样学样,这种明力与暗力之争,实在于孩子有害无利。
83.那些我们经常能见到的脸色苍白、在生活中总是惊惶不安、面对选择不敢独自去决定的孩子,往往就是来自父母粗暴无度的家庭。
84.要在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就能给予他正确的教育。抓住了“起始处”,也就能避免孩子走上错误的成长之路。
85.确实,惩罚,尤其是过于严厉地对孩子进行惩罚,对父母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大多父母在打过孩子之后都会陷入懊恼或悔恨之中,往往会让让父母想到自己教育的无能与无力,而且打骂孩子之后整个家庭的氛围免不了会遭受破坏,这种情况还很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86.在我看来,父母因孩子犯错而情绪失控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遭受的伤害、挫折、不满没有得到治疗,内心产生了不平衡;第二,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某种强烈的不如意产生了情感转移;第三,父母相信棍棒教育,怒骂教育。
87.我经常感慨,其实做父母是一件做起来很艰辛,需要持续努力、不断学习的工作。有一些人自己心智还不成熟,就做了父母,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
88.棍棒底下确实会出一些孝子,但是其实棍棒底下出的 逆子要多得多。
89.有位政治家曾开玩笑说,不打孩子比让世界上没有战争还要难。
90.教育有它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不自觉的就会被下一辈承袭,并且他们会下意识地把它用在对下下一辈的教育上。
91.有学者认为,一个人内心所受到的伤害与失败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赞赏与鼓励才能弥补,“1次批评需要24次表扬才能使一个孩子再次恢复内心平衡”。能够制怒,学会自我疗伤,意识到要用别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愤怒,标志着父性母性的成熟。
92.我觉得对孩子的肯定、鼓励、表扬,一般来说是可以当众进行的;但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有时候需要有一种隐私意识。
93.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提出了“三喻文化”的学说,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辈人之间的学习;而后喻文化是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经验,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
94.孩子向父母关闭沟通通道的高发期是在青春期。在心理学中,人们把青春期也称作“危险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敏感、易怒,情绪极其不稳定。
95.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身后,其实不是指无条件地站在孩子做的事情身后,而是无条件地站在孩子生命的背后。要把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防范发生任何危险的事情,作为父母的第一意识。
96.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害怕三件事儿:父母不要我了,父母不爱我了,父母不满意我。
97.在生命教育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不断地与自己的童年达成和解,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童年的处境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98.教育孩子对父母来说也是一场修行,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可以通过孩子这面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
99.健康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条抛物线,开始的时候,孩子离父母很近,但是逐渐的地,抛物线越来越高,孩子也离父母越来越远。等他成年后,心智变得更为成熟,抛物线开始回落,孩子会跟父母离得越来越近,内心上他们更加理解父母,生活上他们也愿意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照顾父母。
100.我们现在培养孩子,就应该有意识地去着重培养那些对孩子无论去哪里都有重大意义的价值观,这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新的共识。
55.现在年轻一代父母的心智成熟较晚,年轻父母因恐惧上一代的威严,或贪图自己的享乐,而放弃孩子教育权的比比皆是。这种做法其实是对孩子极度的不负责任。
56.你生出一个孩子,就是生出了一生的责任;当你的休息娱乐跟孩子的成长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应以孩子为重。
57.母亲帮助孩子形成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父亲则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父亲不缺席,男孩才能更像男孩儿,女孩才能更像女孩。
58.你播下的首先应该是善种,这样才能最终结出爱的果实来。
59.有几百个朋友给我留言说:请你告诉我,为什么人总是更容易记住痛苦呢?我回应道,我想说的是,其实痛苦它是生命的一种底色,这样的底色跟人是要死的这种限制与恐惧感有关,同时又跟生命本身总是不完美的,总是有欠缺、有遗憾,总是有很多不能实现的目标也有很大的关系。
60.正如一位哲学家说的,“要让死亡变得不容易!”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比一切都重要”的观念,要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第一准则,要成为在餐桌上与孩子最常交流的话题。
61.要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在老师因疏忽给孩子造成伤害之后,及时察觉并采取补救措施,也就是和孩子谈心,抹去孩子心理上的阴影,避免孩子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
62.只有流汗才能激活身体的机能,大脑才能分泌出多巴胺,产生愉悦、自信、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让孩子多流汗,不仅可以促进他的身体发育,还能让他更相信自己。“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如果没有野蛮其身体,其实是很难文明其精神的。
63.要知道,人生处处有竞争,这不仅是智慧的竞争,更是一种体力、耐力、意志力的竞争。我常常跟我女儿说,只要有时间你一定要吃好睡好运动好,这样才能跟应试教育做长期的斗争——没有强健的身体,一个人是很难与他人竞争的,在遇到困难与压力时也更容易崩溃。
64.在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父母需要有一种转化能力,能从最糟糕的事情中,让孩子得到很好的启迪。
65.为人父母,心智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而所谓的心智成熟,就是指一个人能够辨别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需要自我调整的,什么是需要自我克制的。心智成熟者,遇到挫折或不愉快的事时,绝不会轻易地放弃,动怒,甚至灰心丧气。换句话说,在遇到上面的问题时,心智成熟的父母仍然会将教育孩子放在首要地位。
66.我们一方面强调教育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另一方面还要强调父母要做一个“专业”的父母,具备教养孩子的专业素养,这样才可以避免很多错误与失误,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一个更为健康的环境。
67.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对付出是有畏惧感的。在人的天性中,本就包含着消极与被动的东西。这样的消极、被动,如果你不去帮助孩子改变它,那孩子很可能就会一直处于退缩的状态,甚至越长越小,父母也越来越无力改变了。
68.所谓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其实就是给孩子立规矩,或者说订“契约”,与孩子明确约定哪些事坚决不能做。
69.一位台湾学者说,规矩看起来很多、很复杂,但要想“立”住它其实并不困难。只要父母和老师能一次一次帮助孩子,指导孩子,纠正孩子,慢慢的他就养成习惯了。
70.我们常说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真正能“立”起来的人,而不是依附在父母身上软塌塌的、娇弱的人,这个“立”说的就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对家庭与亲人、对工作和社会有责任、有担当。从这个目的出发,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对自己负责,引导他们主动承担一些责任。
71.那些不爱劳动的孩子,每当他在学习成绩上出了问题,或者是跟别人相处有问题时,他会更多的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72.父母把孩子要承担的责任都给包办了,不仅孩子的责任意识会萎缩,可能他很多身体方面的能力都会萎缩,包括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身体的敏捷度。
73.孩子如果丧失了劳动能力,就很容易变得自私、冷漠,对周围的世界无动于衷,因为他在不需要承担责任时,那些消极的东西就会在他身上暗暗滋生。
74.“空心病”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心理疾病,在青少年中间,它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这种病症的核心特征是患者对生存产生无意义感,对生命产生空虚感。
75.我们阻止“空心”的路在何方?我认为,重新反思农耕文化的重要性,重新从农耕文明中寻找出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选择。农耕文明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亲近、互动频繁,这正是走向工业文明社会的我们所缺少的。
76.我跟校长说,以后你不妨跟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说,像美国总统奥巴马那样真正的大忙人,每一次家长会都是他自己去参加的,难道他们比奥巴马还忙吗?
77.增进和老师的情感并不意味着你要讨好老师,互动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模式,老师跟你比较熟,自然也就会更关注你的孩子。
78.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普尔认为“电子保姆”就是魔鬼的化身,它对孩子心智、身体、大脑的发育,语言和身体能力的发展都会构成巨大的伤害。他拿开车做比说,人人都知道,让一个没有学过开车技能、没有领到驾照的人去开车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很少有人去想,对于电视、电脑、手机的操作,也是需要“驾照”的,让没有“驾照”的“司机”去操作这些电子产品,同样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79.家庭需要营造一个以孩子的成长为中心的氛围。
80.孩子最初的学习都不是道理的学习,而是情境的学习。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经常以为我教你了,你在学习,我本我没教你的时候,你就没在学习。其实你没教的时候,只要他在某个环境里面,他都在学习。
81.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虽然每一个人的失败都各有原因,五花八门,但是失败者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人际关系能力底下。从这点上说,鼓励孩子多和其他孩子交往,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82.父母的打骂往往会产生另外两种后果:一是孩子屈服于父母的威权,从而对探索事物产生畏惧心理,形成屈从的软弱人格,逆来顺受;二是孩子会在心灵深处埋下叛逆的种子,一旦孩子形成了叛逆的性格,就会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按常理出牌的习惯,尽管这种方法也会时有创造,但这种逆反之力却使孩子的成长多走弯路。父母以一时之怒压制孩子,给孩子传递的是一种情感堵塞的信号,孩子便会在暗中有样学样,这种明力与暗力之争,实在于孩子有害无利。
83.那些我们经常能见到的脸色苍白、在生活中总是惊惶不安、面对选择不敢独自去决定的孩子,往往就是来自父母粗暴无度的家庭。
84.要在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就能给予他正确的教育。抓住了“起始处”,也就能避免孩子走上错误的成长之路。
85.确实,惩罚,尤其是过于严厉地对孩子进行惩罚,对父母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大多父母在打过孩子之后都会陷入懊恼或悔恨之中,往往会让让父母想到自己教育的无能与无力,而且打骂孩子之后整个家庭的氛围免不了会遭受破坏,这种情况还很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86.在我看来,父母因孩子犯错而情绪失控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遭受的伤害、挫折、不满没有得到治疗,内心产生了不平衡;第二,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某种强烈的不如意产生了情感转移;第三,父母相信棍棒教育,怒骂教育。
87.我经常感慨,其实做父母是一件做起来很艰辛,需要持续努力、不断学习的工作。有一些人自己心智还不成熟,就做了父母,其实是有一定风险的。
88.棍棒底下确实会出一些孝子,但是其实棍棒底下出的 逆子要多得多。
89.有位政治家曾开玩笑说,不打孩子比让世界上没有战争还要难。
90.教育有它的延续性和传承性,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不自觉的就会被下一辈承袭,并且他们会下意识地把它用在对下下一辈的教育上。
91.有学者认为,一个人内心所受到的伤害与失败感需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赞赏与鼓励才能弥补,“1次批评需要24次表扬才能使一个孩子再次恢复内心平衡”。能够制怒,学会自我疗伤,意识到要用别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愤怒,标志着父性母性的成熟。
92.我觉得对孩子的肯定、鼓励、表扬,一般来说是可以当众进行的;但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有时候需要有一种隐私意识。
93.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经提出了“三喻文化”的学说,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同辈人之间的学习;而后喻文化是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经验,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
94.孩子向父母关闭沟通通道的高发期是在青春期。在心理学中,人们把青春期也称作“危险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敏感、易怒,情绪极其不稳定。
95.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身后,其实不是指无条件地站在孩子做的事情身后,而是无条件地站在孩子生命的背后。要把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防范发生任何危险的事情,作为父母的第一意识。
96.其实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害怕三件事儿:父母不要我了,父母不爱我了,父母不满意我。
97.在生命教育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我不断地与自己的童年达成和解,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童年的处境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98.教育孩子对父母来说也是一场修行,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可以通过孩子这面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
99.健康的亲子关系其实是一条抛物线,开始的时候,孩子离父母很近,但是逐渐的地,抛物线越来越高,孩子也离父母越来越远。等他成年后,心智变得更为成熟,抛物线开始回落,孩子会跟父母离得越来越近,内心上他们更加理解父母,生活上他们也愿意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照顾父母。
100.我们现在培养孩子,就应该有意识地去着重培养那些对孩子无论去哪里都有重大意义的价值观,这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新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