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读书最重要的是在刚开始时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和阅读方式。
个人读书的习惯有三:一是以人找书,系列地阅读一位作家的作品;二是以书找书,如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之后,根据里面细讲的人物,继续阅读《张居正大传》、《戚继光传》;三是看网上一些大神的推荐书单,选出适合自己的来看。
7月份在家,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整理了一下,挑了感兴趣的开始看。昨天写完最后一份读书笔记的时候,发现这样读书感觉很棒,效率也很高,评选也为读者提供了优秀的选择范围。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看书热潮都有人批判太过泡沫化,但不可否认的还是有一些积极的带动作用的。也不定要说要先读一本什么哲学大神书,慢慢来,哪怕读《读者》也比那些天天只会叫嚷的人来得切实。
读书不要去管途径如何,有人说读纸质书才能读出书的味道,读电子书就LOW。其实当你真正进入到读书的世界,形式已无关紧要,再说,挤个地铁什么的拿本厚书也不方便,电子化的阅读已经是趋向,只不过不要变成快餐式阅读就好。总有些人认为别人在公共场合捧着手机就是在玩游戏,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不看那些陌生人做什么,读书重要的是内化。
还是向大家推荐几部好书,但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自己斟酌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激发自己读书的兴趣,是坚持读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古华 《芙蓉镇》
寓政治风云于民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来。
《芙蓉镇》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品,描写了六七十年代湘西小镇上一群人的浮浮沉沉,豆腐西施胡玉音因勤劳能干被嫉妒,经历丧夫之痛;欺负人的“霸主”李国香背了破鞋的骂名;秦书田从人人嫌弃的“癫子”到被邀请担任文化馆馆长。越是曲折的情节,越能体现时代的疯狂,人性的贪婪。
小说有很强的故事性,是很适合刚开始读书的人。虽然是一部政治风向明显的作品,但你也能从中体会最古朴的民风民俗。谷燕山就是湖湘人格的典型代表,一路上帮助胡玉音为其加上了神秘的英雄色彩。忧国忧民的古华将政治运动的影响通过一代人的各自不同的结局展现出来,可读到最后,更多是被各种人物的善良、正义、朴实的性格魅力所吸引。
毕飞宇 《推拿》
眼睛是有分工的,一部分眼睛看得见光,一部分眼睛看得见黑。
毕飞宇是我非常喜欢的新生代作家,其与影视联系也比较密切,例如《青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推拿》也被娄烨改编成电影。(推荐看一下)这部作品主角是一群盲人按摩师,读的时候能够让我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盲人们本身处在社会的边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尊心极强的都红,放弃了音乐,又因为一场变故,离开了按摩店;王大夫和小孔、小马之间的感情纠葛;金嫣单纯的对爱情、婚姻的向往等等。
这部书在讲述一个我们正常人不了解的世界,也告诉我们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有着和正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和生活上的磨难,甚至他们有比健全人更多的勇气,更执着的追求。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眼睛看不到的黑。
陈忠实 《白鹿原》
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读。
史诗类的作品往往能够打造出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白嘉轩则是这部小说的关键人物。一位封建族长自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维护封建传统的卫道士;遵循“耕读传家”的祖训,敬重文化人,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克己自律,有着强大力量的人格。
白族长的阶级注定是走向失败的,但在白嘉轩人格精神的悲剧结局里,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精神肯定与否定参半,赞赏与批判共存的历史主义态度,是寻根文学这一观点的代表作品。53万字对于初读者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部书可以当做是对自己的一种试探。
最后摘录王安忆《空间在时间里流淌》的一段话:
我想,这大约就是第三种回忆的情形,它使人怦然心动。所有这些回忆在某种程度上操纵着我们的行为,它们使我们去某一些地方,不去某一些地方,做一些事情,不做某些事情。它们使我们的人生增加了累赘,拖了这些累赘,我们的道路越走越乏,脚步越来越沉。然而,也正因为它们,我们的人生才有了一些积累,经验和情感都没有向竹篮打水那样,到头来成了一场空。这就是财富给我们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