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个上午,终于完成了娴姐布置的作业。3000字,不管写的好不好,起码自己写起来是没有犯怵的。这就是坚持写作的好处吧!
只是,问题太高深,不知道怎么回答才是对的,可能有些地方有些跑偏了,也可能有些地方写的肤浅了,不管怎样,都是自己思想的结果吧!权且留念。
有一种感觉叫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写作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一片空白。读书吧,孩子。
一、你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1.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熟练运用之。
阅读教学肩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任务,所以通过阅读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使命。通过阅读及写作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足见,阅读教学之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性。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能力、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能力、强大的联想及想象能力的培养,均离不开良好的阅读能力。即便其他各科的学习,也和阅读能力密切相关。
3.提高自身文化品位,拓宽文化视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将阅读贯穿于语文教学,贯穿于学生的生活,久而久之,可以让学生的文化品位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阅读教学,即是从“品味”到“品位”的过程。品位提高了,学生的视野也自然趋于开阔。
4.怡情养性,成为感性与理性并存的人。
文化品位提升的同时,阅读者的自身修养也往往随之提升。教育,最终是塑造人的。而阅读,无疑是一条捷径。课堂教学只是帮助学生打开了一扇门,促进学生将阅读融于生活,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阅读教学真正的收益。课堂阅读教学,终是为学生走进更广阔的生活做铺垫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带来情感的激荡,能够带来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能够理清自己的思想情感发展的轨迹,进而做一个有感情、有热情、有思考、有智慧的人。
二、你欣赏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
1.示范引领法
(1)做喜欢阅读的教师。教师爱阅读,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的阅读引领者。教师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将这些习惯渗透给学生,促进学生模仿和形成自己的习惯。教师喜欢阅读,才能将课堂阅读教学推向更宽更高处。成就学生成为一个热爱读书的人。
(2)注重示范作用。学生有向师性。教师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的及时分享,会慢慢带动学生紧紧跟随。对于一段美好的文字,教师的示范读和仅仅让学生示范是不一样的。对于情感深沉、意蕴丰富的语段,教师的示范朗读,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启发引导法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阅读中遭遇困惑,百思不得解,教师可以予以适度点拨,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引导其走向柳暗花明。体会到阅读思考的乐趣。
3.诵读感受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疑难处,反复诵读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我读肖培东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培东老师在每节课都有让学生反复诵读、思考品味的环节。通过诵读,最终几乎都可以帮助学生走向碧波深处求得“珍奇”。
4.讨论交流法
(1)师生交流
师的思想往往更深入和开阔,通过交流,可以将学生引入深阅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和联想等能力起到提升和拓展作用。
(2)生生交流
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足见交流的益处。
相较于和教师交流,学生更喜欢和自己的同伴交流。对于阅读存疑处或者有探究价值的点,利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5.圈点勾画法(批注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推行一套班级通用的批注符号,对于重点字词句,用阅读留痕的方式做记号。且在有感想处、存疑处、留白处等留下文字批注。如此,痕迹即是自己阅读成长的轨迹。所谓常读常新也可从批注中一眼辨别。
6.读写结合教学法
阅读是输入,写作即输出。如何检验一个人的阅读思考及其深度呢?写作便是一个极好的途径。如,写读后感,扩写、缩写、续写、仿写、改写,可以让学生抓住文章(著作)任何一个触发感想的地方,用文字进行陈说。这样将读写结合起来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则是必然。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7.群文阅读到群书阅读
从群文阅读到群书阅读,是引领学生走向海量阅读的极好方式。
三、你是怎么进行阅读教学的?
1.诵读感受法
如余光中《乡愁》一诗,我采用了多种方式的读(读一两段、读自己喜欢的、读全篇、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师范读……)。学生各具特色的读,成为那节公开课最大的亮点。
由于初三紧张备考,我既没有提前告知学生本节课上课流程,也不曾对学生的朗读(朗诵)进行任何指导。也正因如此,学生的朗读各具特色,各具特色的朗读即是对诗歌的独具个性的理解。
朗读(朗诵)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情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这种诵读的方式很快打通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通道,深刻体会到了作者余光中根植于血液骨髓中的家国情怀。同时,以读带品,品悟结合,扣词赏析。读,是课堂主线。基于此,一课时的授课任务得以圆满完成。
2.圈点勾画法(批注法)
这一点目前我做的还不好。没有形成完整的批注符号体系。仅仅初步有了批注的意识和习惯,并逐渐渗入课堂阅读教学。
如,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圈点勾画留下痕迹。特别重要的地方要求学生做好文字备注。而在阅读理解习题训练中,更是让学生养成文本细读深思的习惯。同时,用符号留痕,用文字记录阅读思考。为后面应对考题提供回读便利。
读与圈点勾画结合,逐渐成为课堂阅读教学习惯。
3.比较阅读法
结合相似点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比较不同作者的作品
比如,《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篇文言文,结合曹刿与邹忌对君王的劝谏方式对比阅读;《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三篇文章,结合景物描写具体感受作者隐含其间的不同的情感态度;《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篇小说均和封建科举有关,结合主人公范进和孔乙己不同的命运加以比较……
(2)比较相同作者的作品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和《饮酒》两首诗的比较阅读,体会陶公归隐田园之后对悠闲恬淡自由生活的精神追求;李白《行路难》及《月下独酌》,体会李白不得志的苦闷及其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杜甫诗三首》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三首诗歌,纵观可大略了解杜甫的个人经历及其热爱自然、热爱国家、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情感……
4.扣词品析法
以杨绛《老王》一课为例,抓住“活命”“最老实”“不老实”“愧怍”四个关键词,并将其串联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贯穿课堂的主线。
具体比较,如:
(1)“不老实”与“最老实”
A.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B.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第5段)
(2)“不愿”与“常坐”,“怕他”与“给他”
A.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第3段)
B.我常坐老王的三轮。(第1段)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https://mp.weixin.qq.com/s/0iIVRRinlDiVzAN6jdt_hQ
5.读写结合法
(1)读后感
有一段时间,为了检测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采用了课课写读后感的方式。慢慢发现,形成习惯之后,学生对写作不再抵触。学完课文即写下读后感逐渐成为学生接受的方式。期间,也不乏一些好的作品。
如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468SCQCgzFe4SemxHCHOg
https://mp.weixin.qq.com/s/xk-z1dE-6D07imfXGDfrcA
(2)颁奖词
如《木兰诗》,学后给木兰写颁奖词。
(3)续写、改写
如《我的叔叔于勒》,改写“遇于勒”一节,假如菲利普夫妇遇见了有钱的于勒。此文也曾尝试续写温情结尾。
又如《范进中举》,为胡屠户写辩词,从身为一个父亲的角度写出其值得理解的地方。
《孔乙己》一文,联系对比唐僧,改写孔乙己的命运。
如下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RxMDzqPnlXoqaoCY1cM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