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随笔距离在电影院看《误杀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之所以现在写也是因为难得静下来,和最近发生的事有些相联系的感想,也只能是想法而非悟。
关于这部电影,对比它的第一部而言,在网上有很多不太好评论,剧情上或者表演上。不过这些对于一个没什么欣赏水平的我而言,并不能做出什么有效的评论,没什么资格。
不过整部电影下来,最能触动我的一点是底层人的卑微,努力地活着。我记得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我们可以忍受卑微地活着,但他们不能把我们当虫子一样随意踩死。
林日朗可以低头去借钱,可以骑着摩托车挣零钱,可以卖房子车子,他选择去借高利贷也没有去偷去抢。
要么别给黑暗中的我一丝光,给了,就要拼尽全力去追逐它。可是,给了一丝希望却又破灭它。人在绝望下的疯狂。
林日朗却又是理想化的,他足够聪明,考虑了各种情况,制定了面对各种情况的计划,他在最后也保留着作为人的一个理性,放走人质,没有杀一个人。现实中,很难见到这样的林日朗,绝境中的理智,又有几人。可这种相似的境遇却在很多黑暗中上演。
临近春节,本是合家欢的日子。家里在乡镇干点小生意,经历了这两年疫情的寒冬,也在指望着这个春节能够挣点钱,过个好年。
可是最近又因为疫情,再次严格把控起来,要求人们尽可能居家,店面门铺要求直接关门等通知,居外打工人员也要求尽可能不要返乡。按照这种情况,今年的生意算是没得指望。(额外说明一下,农村小生意,一家人一年,去掉花销,能够剩下的并不多,如果没有年前年后这大半个月的生意意味着这一年可能入不敷出。)
相比于剧中的林日朗,这种情况有些微不足道了。可是很多时候,事情的量变在不断积累中引发质变。不平凡的小事也可能是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或许有些人也会说有人比你惨多了。
我记得一个博主讲过大理酒店客栈关门的事情,她说过一句,别想的太可怜,他们这种经营都是几百上千万的运作,他们的人脉眼界圈子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恢复。
真假不知。作为一个底层人,我只能看到我所经历的。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电影的两部曲,其实都是底层人生活的一种反应而已。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们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去认识,或许会看到有很多人可以过着灯红酒绿,一掷千金的生活,他们光鲜艳丽;而作为那最平凡中的一员,有过一夜暴富的幻想,但在现实却在卑微的、努力的生活着,能够把现在的日子维持就是很不错了。疫情两年,带来的变化太大、太多。突如其来,就像剧中小虫的心脏病,猝不及防,没有一丝准备。现状难以维持,生活难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