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自公众号:徐风月舞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
如果去采访很多垂暮之年的老人,你问他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他的答案一定是关怀!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寂寞老人,也有太多寂寞的眼睛,这是我这许多年以来的感想。
小的时候走到哪里,碰到老人,都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那时候的老人虽然穿着有些破旧,可是在满脸沧桑的皱纹里藏满了待人的热情。
那时候如果看到有陌生的孩子在街头打架,肯定就会有热心的老人上前喝止。那时候的孩子也尊敬老人,自己做了不好的事,看到有陌生的老人过来管教自己,也会乖乖低头认错,不敢造次。
这样的事也发生在大概三十年前了,那时候的老年人生活还比较幸福,子女们还以孝敬父母为荣。那时的我也常常因为能为长辈服务而感到很光荣。
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冷漠了呢?关于这种感觉,就好像是突然的一夜冬风,就将人们脸上的笑容都冻住了。除了利益上的交集,大家都不会笑了,连孩子也同样如此。
曾经我认为孩子不会笑的原因,是因为大人总在告诫孩子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的结果。但是我们小的时候,大人也会有类似的告诫。我们也同样还会笑,遇到有些不太熟悉的大人,有时候会不好意思打招呼,但最起码我们还会冲着人绽放一丝羞涩的笑容。
现在很多三四岁的孩子见人脸上都是一脸寒霜,眼睛里没有一点孩子气的柔和。
见过太多对大人颐指气使的孩子,小小年纪便是说一不二的口气。跟大人在一起,不仅不会主动跟大人问好,就算大人先找他说话,要不就表现的心不在焉,要不就是完全答非所问。
这样的孩子自然不是凭空生出来的,他们的父母自然也或多或少的走过这样的路。
晓丽就是这样,嫁了一个条件特别好的老公。刚开始她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可是和老公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她才发现老公实在是毛病特别多,尤其是跟自己的父母相处,总是不停地在吵。
有次她很郁闷地对我说,老公实在素质太差,说话从来不会好好说,尤其有时候跟公公婆婆吵的她都看不过去了!但是后来她又说,这也不能怪她老公,因为公公婆婆也不孝敬老人,每次回老家跟老人也相处不好,总是急急忙忙呆两天,就赶紧回城了!
这种一代又一代的因果循环,正在每个家庭里上演。所以现在的人越老越可怜,因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不知道教孩子最起码的敬畏与尊重。反而把孩子的无理和骄横,错误的当做一种个性和有主见的象征。
等孩子长大了,习惯成自然,对父母骄横无理,不孝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蔡礼旭老师讲,看一个孩子未来有没有贵人相助,要看他从小有没有养成主动跟人打招呼的习惯。
其实仔细探究中国文化,你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中国文化是一个大而化之的境界,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你掌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承认你是一个中国人。在唐朝就有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并在唐朝为官。
另外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做出有利于天下人民的事情,众人就奉你为贵,这在孔圣人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活泼,大气。并且以家族为单位,每个身在家族中的人都很有归属感,家族也各有需要严格遵守的礼仪与规矩。
这些都是人年龄越大越受人尊重的根源。现在在教育的问题上,常常在讨论父母的三观对孩子的影响。但是如果连父母从小都没接受过正确三观的培养,又怎么可能教育出孩子正确的三观呢?
古代有故事说在某些地方,父母六十岁就要背到山里扔掉给狼吃。一位父亲带了儿子,用竹筐将老父亲背了打算扔到山里。他的儿子看到父亲扔掉爷爷,就把竹筐背上,说要把竹筐留起来,以后等父亲老了用。这位父亲看到儿子这样做,才幡然醒悟,将自己的老父亲又背了回来。
小的时候看这个故事就认为这是个笑话,等到现在这个年龄才发现这是赤裸裸地现实。每个人都会有到老、病、死的年龄,这是避不开的人生考验。到了那一天,你非常需要人来关照的时候,你希望谁来照顾你呢?你亲手养大的孩子对你会是什么态度?这应该是从孩子幼小时就该考虑的问题!
现在常常看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学习焦虑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总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让孩子奋发图强。
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就是要多积福。
至于为什么要多积福?想一想这个世界上是自私更让人敬佩,还是无私更让人敬佩呢?
新加坡许哲女士,因为一百多岁的高龄,还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关照比她还年轻的老人,从而被称为新加坡的国宝。
香港影星周润发,自己生活简朴,却把自己积攒的四五十亿资产毫无保留的全部捐献给慈善组织,利益社会大众,从而成为第一位被写入教科书的影星。
而一个人无私谁最敬佩你,那肯定是你的儿孙。当你的儿孙走出去,别人都冲他竖大拇指,称赞你的祖辈很了不起,很受人尊敬的时候,这对孩子得是多大的激励?
有了这样的激励,孩子还需要去管吗?他自然而然就会健康成才。而不是像现在很多被父母硬逼着学出来的孩子一样,心理出现很多问题。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是《易经》教给我们最简单智慧的生活之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应用,并过上幸福而无后顾之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