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部分沈奕斐老师和Steve的面对面访谈,感觉受到启发的点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可以写很多很多篇东西,也觉得这一次访谈可以反复观看,什么时候观看都会有新的触动。
这一次启发我的点是,一个新的视角,即,如果我是那个“坏人”怎么办?
因为大家在网络上、生活里,大多看到的是那个受害者视角。比如,我是被冷暴力的对象,我是被PUA的对象,我是被情绪失控伤害的对象,我是被家暴的对象。
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是那个可能会冷暴力别人的人呢?如果我是那个情绪会失控的人呢?如果我是那个会控制别人的人呢?如果我就是那个“坏人”呢?
我觉得从这个视角,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从来没觉察到的自己。有人称之为,这是人的阴暗面,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自己变成这样,所谓,修身养性。当然,从现实层面,我们最好不要让这些时刻造成恶劣的后果。但是,我认为认识、反思这些所谓的阴暗面,才是我们走向真实、人格成长的重要途径。
沈奕斐老师和Steve都谈到,其实一些武力非常高的人,他们的脾气秉性非常地温和。我觉得这和我们的认知是非常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这些高手在出拳、驾驭他们攻击性的时候,会深刻地认识到,打出的每一拳,都是需要认真决策的。情绪性、愤怒性的出拳是缺乏力量的,是更容易失败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会更容易理解一个问题,家暴,它不是一个情绪问题,而是一个决策问题。这个决策常常让人们不自知,但其实它符合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在外唯唯诺诺,是因为清楚自己的行为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对内重拳出击,是因为明白,无论我怎么对你,你都不会轻易离开我。
谈到这里,我特别想聊聊“情绪稳定”。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真的要警惕网络上对于“情绪稳定”这个词的界定。因为“情绪稳定”这个品质,它太笼统抽象了,而且理想化。这个非常符合容易传播的特性,但是在实际关系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伪命题”。如果一个人,他向我介绍自己的时候,经常用到“我脾气很好的”或者“我情绪很稳定啊”这种很抽象的描述的时候,其实我会比较谨慎。因为我觉得“情绪稳定”的门槛是很高的,而且内在的含义非常丰富,它不是一个表面上很理想的状态。
它真正的含义是,我能在对方表现出不安、恐惧、脆弱等情绪时,识别出对方的情绪,并给予对方一个安稳的空间,向对方传达“我在”的这样一个确定性的讯号。从沈奕斐老师和Steve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原来这一刻就是人与人感情里最重要的时刻,称之为“链接”。甚至在夫妻治疗中,决定一段感情还能不能维系下去,就是看二人之间还存不存在这种链接。除此之外,都不重要。
它的另一层含义其实是代表一种性格特质。有些人,天生情绪就不是很强烈。在高兴的时候,不会感觉特别高兴,在难过的时候,也不会感觉特别特别难过。他的情感强度就是这样一个程度,这个不分男女。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把它上升到品质这样一个高度。而在情感匹配度上,总得来说,情绪强度不高的人和情绪强度高的人会更加匹配,仅此而已。它就是一种特质,情绪强度的高低,没有好坏高下之分。
然后我觉得“情绪稳定”还特别容易和“情绪淡漠”混淆。有些人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是不敏感的,是漠不关心的,所以当然表现不出情绪波动,他甚至是没有情绪的,或者根本察觉不到情绪。这个其实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通病,我们整体对于情绪表达的教育是非常匮乏的。很多人会认为没有暴力就是安全的,但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婴幼儿表明,没有回应的世界才是婴儿真正的地狱。那是让人更加恐惧、更加绝望的世界。
其实我们作为人,爱与链接一直是我们最基础的需要。但是崇尚理性的社会一直在忽略和压抑这种需要。我们很少人会觉得这是需要学习的,但在关系的真实碰撞中,我们又极其容易埋怨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甚至将存在爱与链接、共同解决困难建立链接的感情,视为理想主义。因为我们根本不相信,因为从来就没见过。
最近看到一位博主对真善美的讨论非常有共鸣。我们过去过分地去强调“善”“美”,而忽略了“真”。而一件事,我们不基于“真”,那么这种“善”,会不会变成“伪善”,这份“美”,会不会如空中楼阁一般脆弱。
所以我一直不喜欢用“纯洁”“单纯”去形容一个人,我更喜欢“纯真”“纯粹”。因为前者它非常有可能脱离实际,而脱胎于我们的幻想,后者它无须过分强调清白感,而是承认,人可以复杂,但依旧美好。
真正的爱,往往如此。我并非刻意地在你面前展现出我不那么光鲜的一面,我没有破罐破摔。但我作为一个人,总是会有脆弱、抓狂、甚至邋里邋遢的一面,但你仍然觉得这样的我是可爱的。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并非是对对方的要求,而是指向我们自己。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坏人”的一面?我们如何学习、建立、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我们如何变得更加勇敢?我们如何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要允许自己做一个复杂、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