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毅
三、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一)加强党对中小学的全面领导
着力推进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加强党建带团建队建。
(二)健全“大思政课”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认真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雷锋学模范”“开学第一课”,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
注重一体化设计——小学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重提升政治素养的目标。注重丰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成就和时政要闻丰富思政课教育内容。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着力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
学校要制定社会实践大课堂教学计划,安排一定课时用于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积极探索把思政课堂开在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社会资源场所。
努力打造“生活中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堂”,增强体验和感悟。
四是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育人作用
突出政治引领,培养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突出实践育人,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中明道理、长见识。突出榜样教育,鼓励少先队员,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三)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发展新时代素质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全链条素质教育监测评价和反馈改进机制
强化体育锻炼;加强美育工作;重视劳动教育
二是持续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从立德树人“根基”架起教育强国“柱梁”。
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丰富活动载体,创设适宜读书的校园环境,建设好“书香校园”。建立学生阅读指导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内驱力,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是大力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
校内方面要解决“软”的问题
·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教学管理
·拓展科学实践活动
校外方面要解决“散”的问题
盘点、精选、补充校外科学教育资源
强化供需双方对接,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四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立足于“防未病”,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
立足于早发现,构建科学规范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
立足于强化服务能力,健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
立足于有效干预,构建协同治理机制。
立足于把握规律,大力普及科学知识。
五是强化体教融合,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问题。
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长。
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质量。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强化精神引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
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二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全面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构建教育、宣传、考核、激励、惩处、监督有效结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建立健全分级通报制度,对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
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师德舆情应对处置能力。
三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人才培养质量。
整合各级培训项目,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各发展阶段教师的培训体系。要聚焦提升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在加强学校党建、规划学校发展、组织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要抓好德育骨干队伍建设,在职称评聘、专业发展、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四是推进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教师队伍治理体系。要优化师资配置,推动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要推进改革见效,进一步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坚决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
五是高度重视教师待遇保障,支持服务教师专业发展。
加大省级经费统筹力度,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高度重视教师减负工作,为教师营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五)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已经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责任。
2024年5月28日,召开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总结交流各地经验做法,指导各地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通过加强馆校协作、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校同频、警校同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一是大力加强“教联体”建设。
聚焦强化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实践育人上加强协同联合。
聚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在医教互促上加强协同联合。
聚焦强化学生健康体质,在体教互融上加强协同联合。
聚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在家校互动上加强协同联合。
聚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社教同频上加强协同联合。
聚焦守牢校园安全底线,在警校同步上加强协同联合。
二是建立常态化家校沟通机制。
及时沟通学生情况,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创新日常沟通途径,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认真落实家访制度,每学年对每名学生至少开展1次家访,鼓励科任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家访。
三是加强家庭教育针对性指导。
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学校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利用活动,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针对家庭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和特殊家庭儿童等困境儿童。
四是统筹用好社会育人资源。
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社会有关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充分利用科协、体育、文化和旅游等方面资源,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和课后服务内容。
结语:办好基础教育,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再次感谢同志们多年来对基础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起为教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