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史记陈涉世家,我觉得陈涉起义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而是格局不够,他的格局不够,失败是必然的。我们从头理起:
首先起义军占领了陈县,别人一说"将军您身披铠甲,手执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昏君,诛灭暴虐的秦王朝,重新建立了楚国的政权,论功劳应该称王。"可能还是陈胜授意的,于是就自立为王了。我记得朱升就对朱元璋说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缓称王很重要,因为造反第一个称王的人都不得好死,我就不明白从古到今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称王,动不动一个王啊帝啊就出来了,王不就是一个称呼么!有没有需要在意么?该享受的不一样享受?该封赏的不一样封赏?
再就是陈胜杀人太多。葛婴到达东城,立襄强为楚王。葛婴后来听说陈胜已自立为王,接着就杀了襄强,回来向陈胜报告。一到陈县,陈胜就杀了葛婴。这是陈胜自己的错误反杀了为他好的葛婴,葛婴立襄强为楚王是对的,后来项羽刘邦不都是这么做的么?陈胜自立为王了,那肯定不能存在两个王啊!杀了襄强也是对的,做的都是对的回来却被杀了,那以后谁还会真正为陈胜着想?可能立襄强为楚王是葛婴的自作主张,但也不至死!这杀了影响很严重啊;陈胜还杀了吴广,史记上说是田臧等人假冒陈王的命令杀掉了吴广,但为什么要把吴广的头献给了陈胜?还派使者赐给田臧楚令尹的大印呢?我想是因为陈胜和吴广不合,有杀他的意思或者就是他直接授意的,别人才会这样做。最搞笑的是陈胜喜欢乱指挥干涉别人,武臣到达邯郸自立为赵王,他不高兴打算杀了武臣等人的家属,听人劝说才先软禁起来并催促赵国的军队速进军函谷关;使者先后五次往返于陈王与周市之间,陈王乃答应立宁陵君咎做魏王;派武平君畔做将军,督率郯城下的各路军队。他也不想想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大家都是起兵造反的人,没好处鬼才听你的,无语。
然后陈胜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伙计听说他做了王来找他,陈胜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伙颐!陈涉大王的宫殿高大深邃啊!"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跟人讲陈涉从前的一些旧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从此之后,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他以前自己说苟富贵,勿相忘的啊!
最后陈王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王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王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
我觉得陈胜的车夫庄贾杀了他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庄贾已经从陈胜身上看不到一点希望,不过我不是赞扬庄贾啊,一个团队没有愿景你可以走嘛,不能卖主求荣,他最后被吕臣杀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格局说白了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高度,看问题的高度。陈胜起义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格局不够,小农思想,从古到今农民起义很多,但成功的寥寥无几,而且就算是成功的也不是真正的农民,原因就在此。陈胜让我想起一个故事,两个樵夫在砍柴,一个樵夫问皇帝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另一个回答肯定是用金斧子砍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