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3
对于1983年生人的我来说,有幸见证了北京粮店最后的岁月。
家楼下就有一个粮店,内部的结构和下图差不多,只是宽敞很多,大概有4个斗可以同时装米装面。
大概是上小学前后,父母开始带着我去买粮食,于是开始对粮票和粮店模模糊糊有了认识。
首先,从家里大抽屉里拿出一个白色塑料饭盒。打开后,里面全是各种花花绿绿的长条的粮票和布票。印象里一开始以为是长的邮票,后来父母告诉这是粮票,买粮食除了钱,还要用粮票。
然后,我就拿着小面口袋或者米袋子,跟着父母去粮店。
进粮店,交钱交票。粮店师傅把斗放下来,我就把口袋接在斗下面,如果买的面多,就不会让我接了,很可能会撒一地。
除了倒米面的斗,还有一个大油桶,有个管子可以抽上油来。
一到冬季,粮店还会卖冬储大白菜,跟着父母一颗一颗往家里运。虽然很近,但是楼里电梯常年不开,怀里抱着一颗冻得梆硬的白菜,爬上13层,整个心都凉了。回头一看,父亲一个人抱着3颗大白菜走上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也不再需要粮票了,那个白色塑料饭盒也再没有打开过。,接着就是粮店也没有了。
到了今天,我们推着购物车,喵根据我们指示,跑前跑后地从货架上不停把各种食品放到车上。估计等30年后,她回忆起来现在的时光,会写一篇《北京超市》。
下一篇写写怎么做酱牛腱子。
个人微信公众号,长按二维码加关注,或搜索:摹喵居士
喜欢作者写写哪些话题,可以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