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归因于缺乏努力,把糟糕的表现归因于缺乏能力对积极性的打击更大。前几天,在一张英语试卷上看到一篇全文翻译,里面讲述了两种思维模式对人的影响。其中,就谈到,具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失败的原因是缺乏能力,这使他们感觉无力改变。而具有“成长思维模式”的人往往是觉得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教育和努力工作开开发。前者对努力持消极看法,相信必须努力做某些事情是低能的标志,后者会因为看到和其他人的差距或者面对更难的任务时,选择用自己更大的毅力去争取变得更好。看完了这篇文章,我才慢慢反思自己。之前一直抱怨怎么每天比其他人看起来努力,可是为什么成绩老是提不高,并且我也一直把这件事情归因于智商缺陷,我始终觉得,那些看起来学的轻松的朋友只是因为智商比我高罢了,不得不说,这种通过智力问题来给自己找借口不努力学习的方法,在任何时候都是可笑且愚蠢的。因为我其实没有看到的是,门门功课考90分以上的人,夜晚复习到多晚;高考考的好的同学们,他们又放弃了自己多少休息的时间在坚持着做一件事情。
还记得,高中有个女同学,是成都的,只是因为成都高中的学校的中考分数线相比会比较高,她选择来我们那个乡村的一所省重点读高中。那时我和她并没有过多的交集,只是知道,她迷着一双小小的眼睛,看起来憨憨的,穿着朴素,不像是城里下来的学生。在学习上,她尤其认真。平时上课的时候,我们这些同学老是喜欢在课堂上时不时的说点悄悄话,互相传个小纸条,吃点小零食,而老师,不到忍无可忍,也都对我们很包容。而她就不一样了,她上课时几乎从来没和同桌说过一句闲聊的话,对于同学传来的小零食,也都只是出于礼貌,先收着,从没上课吃过。高中三年,好像没有看见过她穿什么新衣服,那三年的青春,好像都掩藏在了校服里。三年下来,她跑了无数次的办公室,几乎都是问老师问题,不管在别人看来是简单还是难题,只要不懂都会问,平时的她默默无闻,但是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难题,她又总是会不辞辛苦想把它透彻的搞懂。在我们那里,都是每一个月回家一次,她家在成都,离我们那里好像很远,高中三年下来,她好像没回过几次家,每逢我们都回家了,在家享受着温暖时,她一个人大晚上的还坐在空荡荡的教室解着数列题。她说,有一次,很晚回到寝室,整栋教学楼只有她一个人,把灯关后回到寝室,内心其实还是有点害怕的。然而,这些终将都是有回报的。三年下来,她的成绩从一开始的年级一百多名变成最后的年级前三十名,成了老师口口相传的好学生,同学们的榜样。虽然高考的成绩下来没有达到她想要的结果,最终,她也选择了复读,高四那年,她考上了我们那个地方的一所一本师范院校,那是一所我梦想考取的大学。
原来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回报的,只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能会让你觉得漫长。但是我的那位同学,从来没有想过那么多,永远都只是拼了命的往前冲,哪怕其中也有过心酸的时刻,但是也很少见过她流过眼泪。这种上进为了心中一个信念就使劲努力的女生我见过的不是很多,所以她一直都存在我的记忆力,即使我们现在隔的很遥远,我也真心祝愿她,希望她能够一直坚持努力下去,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有了自己身边实际的经历,我越来越肯定,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小目标,你必须努力,那种以智力比别人低就放弃了目标的人,往往是在给自己逃避现实的借口。我希望,在前进的路上,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只要努力,就有一线希望,如果放弃了努力,你就等于向现实投降。同样一件事情,哪怕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甚至多几倍的努力,那也只是证明,其实我也可以。
今天同学教我剪片子,这件事本来一开始就应该去做的,可是后面因为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便耽误了。大学里的时间都是一段一段的,你一开始不去做,后面更没有时间或者热情去做了。于是,这件事情,便被我搁置到了学期将近结束的时候。就像我的四级,好像后天要考试了,可是什么都还没有准备,我不相信裸考真的也能过,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最后做点什么样的挣扎。这两件我应该做的事情都被我搁置到了最后,甚至到了无可挽留的地步。有些事情,认定是自己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不能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延,只是我真的也没想过,大学的时间过的如此快,仿佛我昨天还给自己定下一个准备四级的目标,后天却就要考了。
说到正题吧,今天在给视频加字幕的时候,我说,随便加吧,同学说,不能随便加,然后她就教我,怎么把视频轨道拉长,然后对人物说的话加上字幕。虽然一件简单的事情吧,也让我看清楚了她做事情的态度了。她真的就是那种做事情很积极认真的人,她时常会说自己什么都不会,其实你会发现,她真的在慢慢进步。而她的态度,也是我真正欣赏的。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做事情也挺认真的,可是最近的一篇人物专访到现在也还没有好好改改,之前的学剪片子,准备四级,除了是自己时间忙以外,还是因为自己的态度问题。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决定了就要认真去做,并抱着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做,不要以为自己就很认真负责了,因为你接触的世界还太小,你永远不知道,还有一些人比你更认真更负责。
今天请教了学姐一个事情。突然说到她大一暑假去支教的事情。看了她写的文章,讲的是自己暑假时期那段支教经历带给自己的感悟。其中她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逼自己一把,看自己到底能变成什么样。我们现在做事情,一开始做是因为新奇便觉得有趣,但是事情到后面越来越难,你会觉得厌烦和累,让你时刻都会有一种想放弃的冲动。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不放弃,都是你的权利。但是,我认同学姐的话,不逼自己一把,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我们已不是父母时刻呵护的宝宝了,总有一天,要自己去承担,总要去经历风浪,所以,学会自己去面对事情,学会吃苦,这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好像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都会犹豫,都会迷茫。就像我之前选择去支教一样。那时每天晚上要排学生会的心理情景剧,一边忙着爱协支教的事情,每天还有其他小事,学习都没有忙的过来顾及,支教那边走完了面试,笔试,文艺表演,到了试讲的环节,因为在台上表现不佳,最后刷下来了。其实,那天晚上,除了失落和沮丧以外,我想的更多,是如何再去争取一次机会,走到这里被刷了,谁心里都会觉得可惜。可是,纠结,反复纠结,最终,我还是放弃去争取,即使后来有些人也告诉我,我应该再去争取一次的。但是,我的想法是,觉得自己能带给孩子的实在太少,况且自己经历的不多,怕不能和他们一起成长,也不能明白他们内心的感受。还有,一点,我觉得,爱协支教的程序过于繁琐,每天晚上早上还要进行训练,而且会训练到很晚。所以,思前想后,便放弃了。今天突然在空间里看到之前的爱协成员发的照片,里面是今年要去支教的同学们,我又觉得特别羡慕能去支教的人,看到他们熬过了一关又一关,终于能踏上支教的征程。内心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有了一点失落。我想,大概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惋惜,最终,还是因为自己没能好好坚持,没能去给自己争取一次机会吧,所以看到别人能去内心便有点落寞。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说了好多废话,或许不会有人像我这样了吧,想的多,做的少。
其实还有一句话,我们有时候可能就差你信的过人的一句话,只要他说怎么怎么样,并且你觉得那是对的,不管怎么怎么样,你都会坚持去做。我想表达的是:有时候,我们做出的选择,可能还差别人一点点的肯定。如果有了那份肯定,我们会走的不那么游离和犹豫。如果没有人,那就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