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隋朝到清朝结束。科举制度历经1300多年,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相伴相生。
科举原本不是只有一科。而是有多种科目以唐朝为例,著名的就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但是随着演变和发展。后来,说到科举考试人们能想到的就是八股文。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将金榜题名,当成人生的巅峰。宋朝时期,宋真宗赵恒更在《励学篇》里写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央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而通过这样的制度,也的确涌现出一批才俊。但是随着而来,在世界变局当中,仅仅皓首穷经的研读古籍,不仅导致与基层脱轨,也让社会缺乏了活力、创新。随之而来,科举制度也随着新学的兴气而寿终正寝,但科举制度带来的影响一直存在。比如:高考后,对于高考状元的宣传追捧,也时常见诸报端。关于这项影响深远的制度,众多学者均有著述。而来自日本的学者宫崎市定,所书写的《科举史》,则给出了他的观点。
在研究中国史的日本学者中,宫崎市定属于“京都学派”泰斗级的学者。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内藤湖南,提出了“唐宋变革论”的观点,影响深远。而宫崎市定继承了内藤湖南的衣钵,又继承发扬了这一观点,进一步论述了宋代以后作为近世说的理由。并得到了众多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历史专家的认可。
宫崎市定围绕中国历史书写了众多的书籍《宫崎市定解读<史记>》、《东洋的近世》、《宫崎市定中国史》、《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都是市面上可以见到的书籍。由此也可以看到宫崎市定在中国史研究方面的深厚底蕴。他的另一部著作《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也是一本扎实的著作,可以看做是科举史的前传。而《科举史》这本关于中国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出版时,一时间洛阳纸贵,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日本畅销书。后期因为绝版,更让很多盗版书市面横行,宫崎市定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科举史》这本书在第一章科举的沿革,简要回顾了科举制度发展的脉络后,将更多的笔墨落在了清朝的科举制度。作者通过对于史料的大量整理。写出了科举的来龙去脉,是对于科举知识很好的普及。此外,穿插在文中的事例。又介绍了科举中发生过的种种趣事。比如《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举的段落,就说明因为考生多、卷子多,导致好多有才华的人未必能考取的现实情况。
一项制度,有它的益处也有他的弊端,随着发展,重视会出现原本不存在的问题,只能不断的去完善,在完善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其他的问题。好似电脑程序,总是需要添加补丁。这是人为的局限性,没有初衷总是好的。
读历史最有趣的事情在于,我们可以总是从现在发生的事件里看到,过去的影子。刚刚过去的高考,也是选拔。但是我们看到涉及初衷的背后也会出现人为的舞弊。比如仝卓的修改应往届生身份;比如山东冒名顶替的案件;以及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事件。我们都能从历史中找到类似的故事。有时看完当下的新闻。感觉就是在重复历史。
宫崎市定深入浅出的将1300年的科举制度娓娓道来,史料详实、论述扎实难怪会是一本畅销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