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一词,在当今的日常使用中,基本上是作为一个整体词汇来使用的。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声】和【音】是两个不同含内涵的词汇。
【声】
《礼记●乐记》中有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的记载。也就是说,【声】是物体振动、通过空气这一传播媒介,传递到耳朵引发人的听觉共鸣,形成声。我们在中学物理课程中也学习过振动产生声波的原理。此外,从【声】的繁体字【聲】以及【听】的繁体字【聽】也可以看到,【声】是通过耳朵感知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的名句,其中的 “声声入耳” 也印证了【声】是耳朵听到的这个内涵。
【音】
《礼记●乐记》中有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一说。【音】是人内心对【声】的感觉,表达人内心的情感。“闻弦歌而知雅意” 说的就是通过听弦发出的【声】可以理解拨弦者要表达的情感。能听得懂弦外之音,即为【知音】。
我们都知道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的典故。也就是说,虽然【声】不再存续,仍然可以有【音】。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印证了【音】是 “生于人心者也” 的主观情感。正所谓 "无声之音"。
【声】和【音】,可以独立存在。例如,充耳不闻说的就是 "有声无音";余音绕梁说的就是 "无声有音"。
【声】和【音】,亦可相互依存,也就是音声相和。客观存在的【声】,传递到对方的耳,并且使对方产生了主观感应,即是【音】。因此,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