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不学,老何为?" 幼若学,老可为吗?
小众电影《喜丧》光看简介就觉得沉重:86岁老人林郭氏,身体硬朗,一直独自生活在鲁南张庄老宅里。然而突发的脑血栓,让她身体每况愈下,需要有人照料。在等待敬老院床位期间,老人开启了到子女家轮流居住的生活方式。可惜虽是血亲至亲,但却难以兼容,结局怎是"呵呵"二字所能了得。
为了将孩子拉扯大,老人年轻守寡却决不改嫁。孤儿寡母,生活肯定不易。好不容易熬到子女成人,真要依靠却无一能够赡养。六个子女能召唤于身边的只有三个,在轮流照顾的过程中,老人都未曾得到善待,人性的丑恶一览无余。
我无意批判子女的所做所为,相反,设身处地想到子女的难处,也能体谅,甚至子女的一些作派我也有过。年逾不惑之,上老下小,心有戚戚之余,生出更多的是矛盾与惶恐。矛盾在于,为人子真心希望上面的老人如"家有老人是个宝"的吉言,处处能帮衬自己;惶恐处则在于身为人母,担心今日的她也是明日的我,那张孝老的船票,能否登上子女养老的客船?
人在中年,对生活的依恋多缘于对子女的牵挂。倘若到老年,子女已经成家立业,面对死亡是否就能多一份从容与淡定?于我而言,恐怕求生的本能仍会驱使自己尝试种种的努力。
然而,经历过死的劫难,我深知求生路上,必须有坚强的后盾。人、财缺一不可。未来,谁会是我的后盾?
让压力重重的子女负担,多有不忍。若以尊严为代价,以忍辱为交换,又有不甘。像老人一样,含笑自绝,却又无勇。细思真是恐极。
古人云“幼不学,老何为”。现今之人,幼都有学,但仍可能老无所依!老年在望,是时候考虑“老何为”的问题。
在东西方文化中,老年均是智慧豁达的象征。中国古有智叟、有“夕阳无限好”的礼赞;现代西方心理学从科学的角度阐释黄昏之年自我整合、获得完满感的人生任务。在认知层面,老人理所应当老得优雅、老得从容、活得有质量。但在现实生活中,一旦老人重疾,生活艰辛,首当其冲受损的就是老人的利益,牺牲老人是许多家庭“丢车保帅”,应对残酷生活的权宜之计。所以,相当多的老人,尤其是贫困老人,活得苟且,活得绝望,这种气息即便隔着时空也让人不寒而栗。
“尊老”与“爱幼”本无差别,然而一旦他们代表的是死与生,老与幼两端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幼儿承载着希望与未来,占有家庭乃至社会主要的教育资源是天经地义。而到了老年,体弱病残、两手空空,累赘的标签让人喘不上息,何来尊严与体面?
当然, 老有可为,甚至老当益壮的人也大有人在。除了经济、学识、能力的差别,最根本的差别也许在于对老年生活的定义与判断。“老无可为”的观念剥夺了老人的许多权利,想学车被认为“发疯”,追求学业被当成“有病”。而“养儿防老”的传统更是滋生了依赖心理,身陷理所当然却又万般无奈的纠结。
对已老之人,“老有可为”亦或“老无可为”的观念都已无力改变许多。但对于每一个将老之人,却有许多可为之事--未雨绸缪。人生增值不是幼年、青年的专利,而是持续终生的事业。少一点家长里短,多一点有味诗书;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坚持努力。也许到老时,会少一点惶恐不安,多一点从容淡定;少一点无奈无助,多一点自得自乐。
简书,也许也是我“老有所为”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