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曾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对于威尔顿学校毕业班的学生们来说,若然未曾遇见基丁老师,他们的人生或将永远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但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让富有浪漫主义的基丁老师,来到了学生们身旁,春风化雨般的启发他们,激起了自由思想的浪花。
《死亡诗社》是一部新与旧、现实与浪漫相互较量的影片。
威尔顿是一个保守的老派预备学院。学院的四大支柱是: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
学生们私下却将它改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学们甚至把学院比作“地狱”。
富有个性的基丁老师几乎是从一出场就与众不同。
第一堂课,他就带领学生们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离经叛道,却让他们感悟生命的真谛。
他教导学生如果书本知识过于僵化,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撕掉。
他告诉学生,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换种方式可以看到另一种人生。
在老师的带动与鼓舞下,年轻的学生们领会了诗歌的超凡魅力,体悟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他们也效仿老师当年,成立自己的死亡诗社,利用山洞讲故事,演奏音乐,朗诵诗歌等。
在死亡诗社中,他们开始找寻自己的精神支柱,追求理想与自由,发展个性。
基丁老师这种独树一帜的反传统教学法,最终引起了校长的注意。
校长找他谈话,严词警告说我们做老师的,终极任务就是把这些学生,送进像哈佛这样的一流大学。
至于其他的,不用管。注重升学率,而非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就是现实。
虽然拥有基丁老师这样的人生导师,是一件浪漫的事。但是,这毕竟还是太过理想化。
最后,电影也还是从浪漫回归到了现实主义。
热爱表演的尼尔从来不敢违抗父亲的意愿。但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开始敢于追逐所爱的表演。
但当父亲出现在剧场里时,他知道自己的梦想终将破灭。
最后,尼尔在回到家和父亲大吵一架后,选择了极端的方式,以死亡来抗争。
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基丁老师被校方开除。
导演彼得对于选择《死亡诗社》这样的题材故事,是这样解释的:主要是它对抗权威的主题吸引了我。因为在我的童年以及成人时期,有很多次当我想发声时,我却并没有这么做。对此,我觉得很遗憾,很后悔。
影片的剧情架构朴素到近乎沉静,但却使得整部影片充满着某种力量。
有力的台词语言,传递着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真谛,让这部影片变得非同寻常。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有两处。
一处是基丁老师的第一堂课,他让学生们离开课堂,带他们参观学校的光辉人物。
他指着那些逝去的面孔,对学生们说:“信不信由你,这个房间里的每个人,总有一天都要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我要你们向前到这儿来,细细玩味过去的面孔,你们经过这儿无数次,但从未真正看过他们,和你的差异并不大,对吧?同样的发型,和你们一样精力旺盛,和你们一样不可一世,世界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认为注定要成就大事,和大多数的你们一样,他们的双眼充满了希望,和你们一样。他们是否虚度时光,到最后一无所成?……如果你们仔细倾听,便能听见他们在低声耳语,及时行乐,孩子们,让你的生命超越凡俗。”
及时行乐,活在当下,不浪费自己的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每一秒。
筑梦踏实,每一步都朝着梦想,朝着诗和远方勇往直前。
影片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二处,莫过于影片最后学生们对老师的回应。
见到基丁老师被校长呵斥快点离开,陶德最后终于忍不住。
他站上了课桌,念出了惠特曼著名的那首诗 “啊,船长!我的船长”。
最后大部分学生,尤其是诗社成员都选择站了起来。他们自信坚毅地深情凝望着基丁老师。
至此,影片在音乐的烘托下,达到了最高潮。
基丁老师最终虽然离开了学院,但他对孩子们的教导不可磨灭。他的信念将影响他们一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假使人的精神不富足,生活没有意义,那么再多的物质,也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写道:我步入丛林,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