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无锡街头,日头已经没有那么毒辣。小风吹拂,阳光穿过繁密葱绿的树叶洒下斑斑光影,颇感惬意。
街头巷尾闲逛,散淡闲适。许久未曾如此安逸过,一个人趿着双轻快的板鞋,择一非休息天的日子,于闹市的清幽小巷里悠闲晃荡。
时光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心情适意地如同多年前不知烦恼为何物的年少豆蔻,全然没有了日常匆匆又匆匆的焦燥不耐。
悠悠然啜了一口杯中的饮料,感到肚中空空,想着应该找些吃的垫垫肚子了。
一个人的悠游时光,我是不会独自去饭馆中进餐的。那是属于三五好友或是二人对坐的美妙时刻。一个人,不若来点小食,饱了肚子,享了趣味,还更轻快自在些。
有些食物,是心中的念想,吃了一辈子,记了一辈子,一旦许久没吃,便想得紧。如同花开不败,那份姿容,那丝馨香,永远伫足心中,萦绕不去。
比如:玉兰饼、梅花糕。
很美,是不是?想象中,可有一清雅娇媚之花,在你眼前幽幽绽放?
好吧,随着我的脚步,带你去领略一下这些花样美食。
玉兰饼:
它为何叫玉兰饼呢?那是1850年的某天,无锡孙记糕团店的某位,颇有创新意识的点心师傅,在看着一大笼刚出锅的糯米团子时,忽然心生一计,何不将它们用油煎了,会不会别有风味呢?
平日里的蒸团子煮团子,让店员们颇觉无味,这灵光一现的建议,获得了一致的赞同,于是他们找来平底锅,抹上油煎烙。
谁想这油煎团子出锅后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壳软糯,肉馅咸甜适口,真是比之蒸煮团子好吃万倍。
取了什么名儿呢?油煎团子?似乎太通俗,太不文雅了吧,大家苦思冥想了半日还是没有统一意见。还是那位会创新的点心师傅指着门外开得正盛的玉兰花树说,要不就叫玉兰饼吧?
这道光年间的美食,一晃到现在100多年了。无锡人就是这么喜欢它,一代一代地吃下去,传下去。
梅花糕:
说它是糕还真不太象糕,它可比糕漂亮多了,而且还没有糕的滋腻厚实不好消化。梅花型的外观,嵌上红绿丝、红枣肉,果仁粒,有的还放入QQ糯糯的小圆子,包裹住或鲜香的肉糜或甜蜜的豆沙或肥润的猪油青菜,口味不一而足,总之好吃便是。
梅花糕的名字还是乾隆御赐的呢。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到此糕外观实在漂亮可爱,心生喜欢便要品尝,一尝之下对之松软喷香,清甜不腻赞不绝口。见其状若梅花,便赐名“梅花糕”。
梅花糕这个小吃,我觉得现今真的称的上是与时俱进啊,品种是愈加地丰富,口味是愈加地多样,外观是愈加地诱人,真是饱了我们这一干吃货的口福。
哈哈,行了一路,吃了一路,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寻到了小时候的心情。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