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最喜欢的日子就是过年,现在最讨厌的日子还是过年。
儿时在农村,过的是真正有年味儿的年 。
无论是空坝里小朋友噼里啪啦的甩炮,还是吃午饭前家门口点燃的千响鞭炮,无论是瓦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是一整桌冒着热气的丰盛菜肴……这新年的气氛,简简单单,欢欢喜喜。
我家乡在四川农村,儿时的我从刚过完年就开始盼望下一个过年。
那时候的我们不知道什么圣诞老人,对我们而言,新年财神爷可能就是满足自己愿望的“圣诞老人”。
一到过年,就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吊着外公的胳膊,央他带我去平时都不带我去的县城自己挑选新衣服。现在看来那些粉粉红红、黄黄绿绿的袄子和红皮鞋、灯草绒裤真的是童年印象极为深刻的东西了。
一到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吃好多美食。特别是平时吃不到的“过年专享”!因为经济情况和烹制复杂,像炸酥肉和蒸圆子这些东西都是过年才会特意制作的。
往往在腊月二十九,就开始准备,买好猪肉,杀鸡杀鸭杀兔,再到地里摘一些青菜。这个时候的自己总是穿着新衣服,围着一个围裙,特别开心,叮叮咚咚跑去帮忙,自不量力的结果往往就是弄得一塌糊涂,削个土豆,只看到垃圾桶里的土豆皮,手里所剩无几。
然后便开始炸酥肉,蒸圆子,红烧鸡鸭。凉拌菜……我就是围着灶台转圈圈的那个。一要出锅了就美其名曰:我先尝尝味道合适不。然后一块接一块,直到大人发现说不能吃了,待会还要不要吃饭了。
那时候过年才叫团圆。
一般家里所有大人小孩都会回家来,每一家都是几桌子人,吃过饭后,就邀上邻居,大人就一起打牌、聊天,小孩就拿着自己的玩具在一边玩闹。
一堆亲戚、邻居凑到一块,当然也会各种“盘问”,各种“吐槽”。但是那个时候的“盘问”和“吐槽”总是觉得有一种暖意流淌,就像是三月杨柳轻拂了你一下。而现在是真像杨柳条抽了你一顿!
那时:
他们嘴上说着:“我家那个皮孩子调皮的很呀,这次考试又没及格”,却嘻嘻哈哈的把他的帽子好好的戴上了:“快去和小林玩!”完全没有什么责备;
隔壁阿姨说着:“今年儿子还没找到女朋友,真替他着急呀!”转眼就说:“不过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的,过得开心就是了”;
“那个我跟你们说呀,我孙子刚满月不久,我儿媳妇照顾得可好了,啧啧,我儿子真算是赚到了!”
而现在:
“你孩子真厉害,数学一百分,钢琴还过了八级,我家小子就不行了,连格都没有及,不知道是不是读书这块料哦!”
“臭小子今年都三十岁了,你看他周围这个年龄的哪还有没结婚的,每天真的是为他操碎了心,再这样下去怕是一辈子一个人过算了哦!”
“我儿媳妇居然花了三千多块去报了一个什么瑜伽班,真的是不会省钱了,一个家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真的是。”
可能我长大了,看的也多了,世界变了,人心也远了。
总觉得现在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温暖的团圆味儿,少了那份老旧的除夕情怀。
那时候一碗普普通通的汤圆都吃得心里面甜腻腻的。
现在一桌子山珍海味,我都不想举筷,也不想开口,不想被盘问,亦不想被吐槽。
突然想到一句歌词:
时光一去不复回,往事只能回味……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