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身边女生独自在南美洲旅行两个月,印度旅行四个月这样的故事以后,再也不敢随随便便称自己在“旅行”。我在刚工作能自己赚工资时曾独自去过周边城市,但最远就止步于北戴河。二十五岁以后开始邀三俩朋友出国,但时间不长,最久的一次也才二十来天,且局限东南亚,去年才到欧洲。当然,东南亚自然有其独特风光,人民热情好客也无可厚非,但我在巴厘岛看到遍地垃圾时还是不可避免地想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本质上的区别。东南亚中日本,新加坡另当别论,尤其日本人的素质在欧美国家口碑极高。每每看到微博上国内一些人去过几个东南亚国家就以旅行家自居,拍了一些不足为奇的照片就以摄影师自居,难免不笑,也就村民捧你场。阿兰.德波顿在他的《旅行的艺术》中除了传达他对旅行的理解,读者也能看出阿兰.德波顿这个人本身便是充满文化,欧洲文化历史、名人故事信手拈来,没有这样的底气旅行家摄影师作家都是虚有图名。阿兰.德波顿想要表达的所谓旅行的艺术,其实不在于观风景看人文,也不在于追求身体享受,而在于寻找到与自己灵魂能够产生对话的环境。这种环境,往往能够激发出我们对于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处境的思考,是人类难得的精神催化剂。
三十岁的我作息很规律,不喜欢无效社交,所以别人害怕的没朋友这种问题于我并不真正成为问题,反而如因无效社交影响到我的独处时间会导致我闷闷不乐。出国之前别人出于友善提醒我至少记住使馆电话,但我是死脑筋,如果我真要出什么事,使馆也未必赶得及。早有耳闻中国众多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家境殷实的纨绔子弟,他们在国外除了吃喝玩乐成日与华人作伴,也没将课业当成什么任务,几年后随便扯个三流学校的证连英语都没学会的就归国继承家业。这倒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季羡林早在他留学德国时便纪录这样一群“留学生”。当然,拿我自己来与留学生比,也是不恰当的,我在国内没参加过高考,师范五年不过是个大专,这大专还没好好念。目前我也只是在上语言学校,高等学府的门槛今生也不知能否跨入。从这点上来说,好歹他们是进了大学。但有一点,我确实刻意要求自己,那便是不混华人圈。倒不是看不起同胞,相比那些从东欧、非洲逃难过来的人,在此立足的同胞各个勤奋,中国人在这里没有“懒”的名声。不混华人圈,就像把自己扔进海里不要救生圈,要么学会游泳,要么死在海里。
早上六点多出门,经常看到建筑工人已经开始工作,他们不是来自传说中瑞士这个富裕的国家?公园里草地上,随处可见在阅读的人,可是他们不是已经精神高度发达?德语班上的那个同学只是来瑞士旅行却花两个礼拜学德语。我坐在餐厅所有的人都说的是我不懂的语言,打开菜单只能看懂几个单词。朋友聚在一起讨论昆丁.塔伦蒂诺(他已经算是在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导演)的电影,我不知所云。问我喜欢何种类型、谁的歌,除了能说上几个国外歌手、乐队,再不能深入。问至兴趣爱好,一个也说不上来,因为他们所谓的兴趣爱好不是你喜欢什么,而是既然是你喜欢的也多少一定会一点吧。那么你不是看书吗?我们来谈谈维特根斯坦……
你知道John Travolta除了是演员拥有波音驾驶执照还是曾经的舞神,Will Smith不仅拍电影还出过说唱专辑,写007的伊恩.弗莱明不仅是作家而且本身就是个间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经由自身亲历的自卑,和在各种媒介下感受到的自卑不同(比如广告上在卖别墅,而价格是你无力承担)。只有亲历的自卑才有可能激发最原始的学习动力。我在苏大学外语两次,一次学英语,因为觉得自己英语不好;一次学德语,因为去国外学德语前最好有点德语基础。第一次出于主观“想要”,第二次出于客观“需要”。两次学习最后几乎都没什么效果,一是我自身懒惰,二是因为我没遭到“羞辱”,没感到发自内心的自卑,未激发学习动力。蒲松龄曾屡试落第,受尽嘲笑,矢志不渝,励精图治,终著《聊斋》世代留芳。韩信从小孤苦,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曾被迫当众从一屠夫胯下钻过……我自不能和他们相比,只是他们确实都经历过自卑。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只有自卑能促成成功,而是自卑能促进学习。
同样,身边的榜样和遥不可及的榜样也有区别。近年来陆陆续续有不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和我交流,主要意思是感谢我提供了榜样的力量。我听了当然由衷高兴,不过我并没有刻意打造一个榜样,而只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自己经历的生活感悟分享给他人,在分享的同时我依旧在不断学习。目前我分享的东西主要是Lifestyle,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这其中包括精神与行为,也是我们既缺乏又向往的一种模式。身边的同事、朋友及网络上的朋友因我不是高高在上不可靠近,因此很容易感受到能量的传递。在彼此这个能量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我定位不准的问题,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有时你会因为某些地方比普通群众优秀而感到与众不同,那么请问你的与众不同点在何处?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别人出游都跟团,我们就自由行”,你所谓的别人是谁?恐怕往往指的是身边的人,确实,大部分中国人选择跟团一是省事,二是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周围环境导致我们向来规规矩矩不爱冒险。可是,中国选择自由行的人也并不在少数,外国就更别说了。只因为你看不到,自己就与众不同了?说来说去,难道不是你的参照物出了错?
我有个当场被“打脸”的经历,每个听到我骑山到市里上课的人都会发出感叹,一次我说,是啊这一路上确实没见什么人骑车。我倒真不是带着傲气,因为我亲眼见着老爷爷骑的比我快,但别人反问我,你只是在早上没看到什么骑山的人,一天还有很多时间你能看到吗?于是就这样,我当场被“打脸”。我没有因为被“打脸”不快,反而因为这一记“耳光”促进了我的思考。为美好生活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应该的,没什么特别。一个人最高境界的努力是你觉得做这事情理所应当,而不是感觉良好。千万不要先被自己一点点努力而感动,只有在人生尽头,你才可以说我这一生到底是否活的尽心尽力。人们通常觉得某些人比你厉害,是因为那些人除了天赋还比你勤奋。努力应该是像你三餐一样习以为常的东西,就像我之前在微博写的,努力是生为而人的必须。你不会因你的三餐傲娇,正如你不会为自己付出的一点点努力而骄傲。努力也决不会让你白白付出辛劳,它终将以一种美好的形式呈现在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