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回忆

作者: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副标题: 核灾难口述史

原作名: Чарнобыльская малітва

译者: 王甜甜

出版年: 2012-1

页数: 226

定价: 32.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0609242



1986年4月26日,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邻近的白俄罗斯居民失去了一切。一些人当场死亡,更多的人被撤离,被迫放弃一切家产。成千上万亩土地被无污染,成千上万的人因20吨高辐射核燃料泄露而感染各种疾病。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用三年时间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有教师、有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向世人呈现这个“中毒”世界里的惊人事实。每个人不同的声音里透出来的是愤怒、恐惧、坚忍、勇气、同情和爱。为了收集到这些第一线证人们的珍贵笔录,阿列克谢耶维奇将自身健康安危抛之脑后,将他们的声音绘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不可或缺的作品,并籍此期盼同样的灾难绝不再重演。



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Святла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1948- ),白俄罗斯著名记者、作家。出生于乌克兰的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报告文学作品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阿富汗的战争、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以及苏联的解体,着重于不同的个人命运组合而成的集体记忆。她把自己的纪实性和文学性兼存的作品称为“文献文学”。已出版著作包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其著作相继获得1998年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9年法国国家电台“世界见证人”奖、2006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13年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年法国美第契散文评论奖等诸多国际级文学大奖。在荣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后,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她的作品《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已被译成中文。



浅草:

很多人是在日本福岛的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才知道切尔诺贝利这个地方的。我从前也只是依稀知道切尔诺贝利曾发生过严重的核泄露事件,至于严重到什么地步,从未去深究过。

但我很清楚二战时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与长崎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它让一座城市瞬间变成人间炼狱,让一个不可一世的帝国举起白旗。

但是你知道吗?发生在切尔诺贝利的反应炉损坏事件,造成的危害相当于三百五十颗原子弹在广岛引爆

据资料记载:二次大战时期,纳粹军队摧毁了白俄罗斯境内六百一十九座村庄,而切尔诺贝利事件,令白俄罗斯失去了四百八十五座村庄。

战争时,每四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死亡。而今天,每五个白俄罗斯人中就有一个人住在受辐射污染的地区。

该国有两千多公顷的土地无法再耕种,有百分之二十六的森林面积与大部分湿地受到污染。居民被迫背井离乡、逃难般四散。

从这些数据里你看出了什么?

对!核泄露事件=战争。

哦不!核辐射比战争更可怕。因为你看不到你的敌人,它潜伏在各种形体里,你无法与之作战。你呼吸的空气里有它,你喝的水里有它,你吃的面包和盐巴里有它,就连母亲哺乳婴儿的乳汁里也有它。

你怎么躲?

事故发生至今已经三十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30公里半径内的土地仍是禁区。拒绝人类、拒绝鸟兽、拒绝一切生命迹象存在。

出事故的4号反应炉炉心,目前用石棺封住了,里面仍存有约二十吨核燃料。而根据数据显示,石棺处总共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放射性粒子还在持续外泄。

在被辐射波及的地区,目前仍有许多人居住着,这其中包括本书作者的亲人和朋友。

你需要了解的是,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泄露出来的有毒物质多达几百种,其中铀的分解要十亿年,而钍的分解期要一百四十亿年。而人的寿命,撑足了也就一百年。

这是以上那本书的背景知识。

S.A阿列克谢耶维奇花去七年的时间,走访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幸存的所有相关人。隔离区的居民、消防员的遗孀、尚幸存于世的清理人、当事的官员、专业的物理学家……然后写下了这么一部口述史,来全方位地、客观地解读切尔诺贝利事件。

悲剧发生的时候,生活在其间的人们对于核辐射一无所知

消防员们连防护服都不穿就去灭火。

反应炉燃烧的时候天空出现的光比电影场景还美,人们抱着孩子,竞相涌出家门来观看这异象。

隔离区的居民们被要求在三天内撤离,任何物品都不许带。为什么不能带?这是我们的财产呀!于是他们把家电、摩托车用各种方式偷运出污染区,把污染源分散到全国各地。

军人奉命去清理现场,对于自己所身处的环境半知不解。什么是贝克?什么是居里?什么是毫伦琴?没人懂,军校里没教过。

司机在露天烟尘中运送铲起来的被污染的地皮,拼上身家性命,只为了赚一笔可以买一套高级西装的钱。

听说喝伏特加能防辐射,人们喝光了酒之后,开始喝含酒精的防冻液,结果中毒。

政府和官员们当时在做什么?

事故发生几天后,当地所有关于辐射、广岛或长崎,甚至讲X射线的书都消失了。当地官员说这是为了避免在民众中制造恐慌。

他们听任居民们在辐射云下露营,在河边游泳、晒太阳,然后拍成片子散播出去,说是为了稳定民心。

他们命令军队在一座无人的小镇连夜清理出一幢房子,用来拍摄一个婚礼,目的也是稳定民心。

人民都选择相信那些科学家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辐射,他们给出的建议是:没什么可怕的,只要记得饭前洗手就好。

灾难发生后,原本当地有储备的浓缩碘可以投入水源,供民众防辐射用,却没有人敢下令投放,因为没有收到上级长官的命令,不敢动用。

国家安排投放到当地的防毒面具,并没有发放给当地民众。为什么?地方官员解释:为了避免造成恐慌。

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内空永远是:情况已在控制中。

而事实呢?

赶赴事故现场灭火抢险的消防员,因为接受了大量辐射,在14天内死去。有的全身发黑、身体肿胀如水桶、皮肤一片片碎裂……

消防员怀孕的妻子因为不忍心离开丈夫,陪同护理了14天,最后产下了一个死婴。

军人从事故现场回家后,扔掉了所有衣物,却留下了一顶帽子,因为儿子实在太喜欢戴。不久之后,儿子得了脑癌。

污染区的居民想尽办法带走了家里一块门板,因为那块门板是家族纪念物。家族的传统是:家中任何亲人过世了,都要让其躺在门板上,直到入土为安。男主人曾经在门板上送走了他的父亲,切尔诺贝利之后,轮到他六岁的小女儿,躺上了这块门板。

从切尔诺贝利来的女人都不敢再生小孩,有人愿意冒险,却生下无肛门无尿道只有一个肾脏的女婴,经受无数次手术却依然无法正常地生活。

所有上过反应炉屋顶清理石墨的人,都在五年或七年内死去,死的时候,各有各的惨状。

切尔诺贝利出来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多站一刻钟就要流鼻血、晕倒。无数人得癌症、自杀。

切尔诺贝利的居民,成了污染的代名词,没有人愿意靠近、接纳,哪怕是亲生的姐妹。

书中有个黑色幽默段子。有人叫卖污染区出产的苹果,路人好心奉劝,说这样不行,苹果会没人买的。摊主说:没关系,卖得掉的,有人买给丈母娘,有人买给老板。

切尔诺贝利的灾难,使得经受过战争摧残的心理学家的防线都崩塌了。

那是一场怎样声势浩大的劫难啊!

士兵们戴着面具和连指手套、穿着连体的防辐射服,进入那些被污染的村庄,拆毁村民的房子、捣毁他们的菜园、射杀所有家禽与宠物、掩埋水井、把树木锯成一米半长包上玻璃纸放进洞穴、把土地表层全部铲起运走……

不明所以的村民们在胸前画着十字问士兵:这是怎么回事?世界末日要来了吗?

士兵们无可奉告。

被污染的不止是空气和土地,还有人心。

隔离区的土地表层及地上一切物什,按规定必须掩埋到四米深的地下,要用玻璃纸隔离,掩埋地要经过测量,要选择高地,要避开水源。

要求是这样,执行起来又不一样。经常是有人随手一指:就那儿吧。挖多深?挖到有水为止。

隔离区里,有投机商人用伏特加贿赂军人,运出被污染的家具电器转卖到度假小屋。

那些被埋入地下的物什,过了些时日,又被人偷偷挖出来,流落到了二手市场上。

产自污染地区的牛奶无人再购买后不久,市面上出现了许多遗忘了包装的牛奶。

送入隔离区的补助品走了一圈,又被走私出来。商人、警察,中低阶官员都从中获利、以此为生。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擅长纪实写作,喜欢让事实说话。每写一本书,她都要花上几年时间实地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

如此用心良苦,但她在自己的国家并不受待见。当官的人讨厌她,因为她写出了这个国家藏污纳垢的一面。

那些被她采访过的人也恨她。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事实变成文字之后,是那么沉痛黑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那样的事情居然在自己身上发生过,不愿意承认自己经受了那么多年无意义的痛苦。

遗忘,是否就可以当作这一切不曾发生过?

如果最终目的是这样,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再记得?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毫无疑问值得获奖。面对危险的时候,一定要公开透明,尤其是人们应该进步了,不会再那样害怕,因为知道面对害怕的危险,仍然需要去面对,但公开透明和科学对待,会最大程度地降低我们人类的英雄们的不必要的损失。八六年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对核辐射一无所知。但忽视客观规律,在已经知道有辐射后,还把有关核辐射知识的书藏起来,这种做法简直了。人是最重要的。愚蠢又坏的负责人们。还有愚蠢又坏的收购核辐射的家具的奸商们。还有后来说到的在这场灾难里发各种灾难财的人们,和灾难一样可怕。三十多年了,发生灾难的那片地方还是禁区,它一直在那,吞噬过很多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和家庭的幸福。有人说这场灾难要是没有发生过就好了。是啊。那么多平凡善良又无辜的人,如果没有经历那场灾难就好了。但是日本后来也发生了核泄漏,到现在也还没有处理好,日本没长一点记性,而且根本不负责消极处理,差距太大。相比之下切尔诺贝利被挡在了禁区内。不知道怎么形容那种悲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5,783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360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2,942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07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324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299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685评论 3 38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652评论 1 29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04评论 2 31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46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18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11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5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66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864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