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徘徊终归乡

冯骥才先生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工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城镇化,带来了璀璨的现代生活,却也蚕食着作为传统农耕文明载体的村落。钢筋混泥土的禁锢,批量的复制粘贴,让城市失去了它的个性,渐渐同质化。清晨的鸡鸣,吱吱作响的老水井,这些我们记忆中的家乡事也正一点一点从新一代人的记忆中被抹去。

据统计,中国每天约有100个古村落从地图上消失,这些古村落消失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快,而我们的家乡五里村也在其中。如何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守望我们的故乡,将乡愁文化延续,这是一个我们无法逃避的时代考题。

一、五里缘起

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窃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林阴翳。三分池碧水,几弯走回廊,一口古井,粉墙黛瓦掩隐于山荫之中,漫步青石小路,别有一番江南烟雨眠韵味。这是走进五里村落的第一感映,其原名“长寿村”,于2013年被纳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整体依山傍水而建,村民有着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和优良家风家训。村落内部仍保留着带有典型川南古建筑风格的几座家族四合院,独具地方特色的清明会习俗承载着独特的家族文化记忆。我们通过对五里村的实地调研考察与记录摄影,以五里村村民三代人的家乡记忆为节点,听他们讲述村落的历史变迁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深入了解了古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结构形式以及构造理念,将视野拓展到五里村“活态文化”的传承、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将村落的蝶变与保护结合起来,对于“乡愁”这一动态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五里记忆

在杜家爷爷的故事里,五里是启程、安根之所。那时的学生一天只上半天学,剩下的半天全被劳动占据,此外还需要起早贪黑地干活。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们,从小便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懂事起便开始为家里帮忙。每天放学回家,年幼的他便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譬如割草等等。家中人口众多,兄弟四人姊妹四人,父母夙夜操劳少有闲暇,年长的孩子便肩负起照料年幼弟妹的责任。那时候吃饭,餐餐红薯粗粮,能吃上米饭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他六七岁时上了小学,那时一个班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年龄较大的同学能够把两个小的孩子扛在肩上。

物资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教育成了难以为继的艰难事业,成了贫苦孩子的奢望。最终因为种种现实困难和家中顾虑,他放弃了中学求学之路。辗转奔波,老人入伍当了兵在西藏服役了15年,告别军旅生活,回了老家安定五里,刻苦钻研,自学成为了一名法官。退休后老人住在镇上,但他忘不了家乡的故土,并且热爱农作,每天早上他都会骑着小三轮车回到老家劳作,傍晚又骑着小三轮车随着夕阳落幕回家。他在自家一片坡地上种了一片果树,夏产桔橙,秋结葡萄、桂圆、柚子,还有不少蔬菜供自家吃食。

说到老家的变化,老人认为五里村正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过去遗留下的有用的东西,我们就应该继承、传承下去;有些已经过时的、无用的、甚至与现代社会发展相悖的东西,就应该丢弃、改正。”老人强调,一种正确的认识,是通过父辈的谆谆教诲一代代传下去,子孙才能在心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在任何时代都要把握住前进的机会,都要怀揣着“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向上态度,不因现实距离而怠惰逃避、裹足不前。

而在叔叔辈的记忆里,五里村对他来说既是嬉笑打闹的童年也是艰苦生活的岁月。小时候他会和兄弟姐妹在村里的小山坡上和兄弟姐妹追逐打闹,当时的五里还没有通路,村里基础设施很是缺乏,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每至下雨天,嬉闹着和朋友回家,弄得一身泥泞,活像一个泥人。后来村子里修了小学,水泥大路取代了泥泞的小路,遗留下来有所损坏的古建筑也得到翻新修护,慢慢地村里开了农家乐,他也相信五里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那些纯朴可爱的记忆也似乎渐渐老去了。当时一大家人都在五里村,兄弟姐妹还未各奔东西,距离更近也有着更多的联系,现在只有大爷的儿子还留在五里村,兄弟姊妹都各奔东西,成家立业,五里村对于他们更多代表着团聚和记忆。

五里村的发展是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每一代人都经历着不一样的时代,村里老一辈的人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艰难,往往经历磨难,学历不高,但他们身上却是对传统领悟更深,家族观念,亲缘血脉,传统习俗都成为他们人生准则的一部分。年轻一代在安稳开放的时代中成长,思想多元,但年轻一代却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之了解越来越少,也成为一种担忧,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传统是否被我们过多抛之脑后,我们面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选择遗忘。

三、五里后记

漫步走在五里古村落的小道上,眼前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中国延续千年的农耕文明在这座川南古村落中得到很好的展现,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经历移民的浪潮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五里人。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墙上的标语、年画仍然无声诉说着时代与光阴的故事,有的人背着行囊去寻求希冀的远方,却发现其心之归属仍是那座童年的小院。独具特色的川南古村落建筑、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纯朴自然的村落景色,美好是五里带给我的深刻印象,而这些便正是人们心间挥之不去的乡愁所在。听老一辈人诉说自身的成长经历与遥远的村落故事,切身融入到五里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我对费孝通先生笔下的乡土社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应倡导加大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使拥有宝贵精神内核的乡土文化不至于在时代发展潮流中消失殆尽,继续深深流淌于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古村落的保护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我不止一次地想过“乡愁”是什么?一缕情丝还是一片建筑。直到当我走近五里村,听老一辈人讲诉他们与五里的故事时,我才知道乡愁的含义。传统古村落其实是一种活态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浓郁的乡愁。五里古村落是农耕文明时代川南乡村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川南传统民居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着社会变迁的历史印记,镌刻着质朴的民俗风情。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留住对五里村等古村落的乡愁,让村落景观与现代生活共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保护与发展其实并非相互矛盾。保留并延续五里村村落的原生态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使其与现代新农村建设适应,并让它在村落不断建设、发展中传承下去,这也是对五里村古村落的“修缮保护”。政府与社会合力,在修缮维护五里村古村落建筑的同时,可以发展乡村民俗旅游,激发五里村落的活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打下重要基础。乡土情感和传统文化处于劣势的今天,只有不断被提起才不会被人遗忘,只有被更多人记住,我们的乡愁才能够延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