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学习论语
每逢周四,就不禁让人想起梅子时间,仿佛是宗教的“礼拜日”,即使没有宗教般狂热,也能时不时提醒自己周四快到梅子时间了。今儿是2016年第一期梅子时间,为了不再错过,昨晚从上海匆忙赶回苏州。
两个小时的梅子时间也许无法通读《论语》,更不能完全领悟《论语》闪光的智慧,但每周固定的时间不变的地点,一群爱好《论语》的朋友共同抄读章句,共同学习,并分享心得,虽然人数不多,讨论的活跃性却尤为浓厚。
或许这样的学习氛围源于梅子老师的认真对待,认真对待每一期梅子时间。当我第一次来参加梅子老师的画信课程时,看到梅子长信上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羊羔、小山羊,并给我们分享如何画好一只山羊。我们难以想象为了画好那些图,需要付出很多很多。但可以想象出的是梅子老师
背着小双肩包独自到羊场现场作画,画信课堂上或许未能闻到羊场的各种膻味、各种臊味等五味杂陈,但能感受出画山羊时实属不易。
我也时常在微信中看到梅子老师为了画信,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大街还是小巷,都能看到老师铺着一张大大的信纸,笔墨压在纸上,跪着并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认真地画着每一幅画。
梅子老师将画信融入生活,生活中情感、想法都能通过画信来传递。透过画信获得愉悦的心境,感受生活的美。
而我,因为《论语》,带给我不一般的心境,从遇事的狂躁不安到后来的平静如水,也因为《论语》,让我有机会获得先贤的智慧,甚至有时能心通有感,那种愉悦的心境是获得多少物质都难以比拟的,我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同样因为《论语》有重新的认知。
我依然清晰记得,当我第一次参加参加梅子时间时,我就说出了自己学习《论语》的几点缘故:一来受家庭教育影响,学习《论语》似乎不是硬生生地强加自己去学习,而是情不自禁地接受和喜欢;二来《论语》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对自己有很强的指引作用。
比如当我读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让我更加明白幸福层次有很多种,而不只是单一;而接触“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也让我更加触动“孝悌”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兄弟;就连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也让我想起已故亲人的教导,时刻提醒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言而有信,替人办事又是否尽心呢?重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颠覆了我之前的读书方法,虽然初中时读过这句话,但理解起来浅尝辄止,现在再重读,让我在学与思方面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学《论语》无止境,不同年龄,不同的阅历,想法不一,获知也不完全在同一水准,但相信只要诚心学习《论语》,把《论语》融入生活的一部分,无论生活、工作,还是求学之道、敬孝之道,抑或为人处世,一定都能得到提升。
我不知能改变多少,提升到什么量级,梅子时间抄《论语》,每天坚持学《论语》,那就无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