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很小的时候,听一个阿嫲说“人生下来就是来受罪的,一辈子都是在受苦”。现在细细回想,其实这个啊嫲那个时候还是很年轻的才40多岁而已。但是却觉得人生很苦。
那个时候不了解,现在年龄大了,我也会问自己人生到底是什么?
人是不是生来就是为了受苦的?其实不然,人生固然有苦,但总是会有甘甜。人哪里能一生顺遂,就是有,那也未必人人都能遇上。再如何艳阳总是会有阴影。人生离不开痛苦,它与生俱来,人一生下来就伴随着痛苦。
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一出生就是一场修行的开始,从无意识中成长,到我们认识身边的亲人,有了自理能力,慢慢长大,生理上的成熟,到我们独立进入社会。。。我们就是在红尘中进行一场漫长而无法回头的修行之路。。。
很多玄幻小说中的修仙人物都会在某个轮回进入红尘,受轮回之苦斩断红尘羁绊,以实现修仙的蜕变而更强大。但现实中的我们在生活的轮回中虽然与修仙无关但仍是一场自我的修行。
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时间、世界;当我们处于青春期的时候,看到的仍然是我们自己的时间和世界,无关他人;当我们成人、成家、有子女之后,我们仍然站在我们自己的视角去看待时间和世界。
而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只有我们自己能感受,一路走来在即便是在阳光之下,阴影也如影随形。这些刻在心灵上的阴影或许我们觉得已经不在影响我们,但是真的如此吗?
这些阴影在潜意识之中仍然存在,但是我们的自我意识会忽略掉他们,潜意识的阴影会如同空气一般影响着你,而你却感受不到。譬如,你的焦虑,你晚上难以安寝,你会下意识的去忽略掉一些生活中的细节。
就比如前面说的那位阿嫲,其实啊嫲的生活在当时很多人眼中很好,子女在身边,先生爱她,自己有工作等等,但是这位阿嫲却觉得生活很苦。
派克教授在书中强调:痛苦能促进我们心智的成熟,但太多痛苦,却不仅不能提升我们的生存状态,还将妨碍我们的生存。
当人明显的陷入“受害者”情节的时候,无论这个情景是什么样的,他都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自己是痛苦的。人生的修行虽然有苦,但是苦却不能成为永恒的旋律。
因此,在书中作者提到了面对痛苦解决痛苦的三步骤:
1、只要你感受到了心灵的痛苦,就要自问:“我的痛苦是存在性的,还是神经官能性的?这一痛苦是帮助我成长,还是限制了它?”
2、如果你确定正在经历的痛苦属于神经官能性痛苦,并妨碍了你的生活,那么第二步你就要自问:“如果没有这些焦虑和痛苦,我会怎么样呢?”
3、接着,便要进入第三步:按照这一方法行动。这个方法应该是在第一和第二步骤的基础之上做出来的。
这一段,我个人感觉在很多迷茫,焦虑,自己感觉压抑的时候能够清楚看到自己的内心。有兴趣的伙伴们,不妨具体去看看书中具体内容。
这三个步骤可以具体实施的合理能够进行自我拯救。
很多时候,我们沉浸在痛苦之中都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把生命的自主权利交给了他人,觉得自己的幸福快乐是建立在他们身上。
“如果不是。。。。我就不会。。。。都是。。。害了我。”这样的句式是不是很经常出现在某些人是嘴里或是心里?这个就是“如果不是你”的责备游戏。
生活中,这样的抱怨总是不绝于耳。责备他人,实际上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和应承受的痛苦。因为面对问题,从内心出发,当事人就必须自我反省,这个过程非常痛苦,常常会令人望而却步。
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不愿意将自己处与一个自我剖解的状态。不愿意将我们的苦摊开,不想将苦连根拔出来,因为这苦就如树根蔓延在身体内部,要除掉,要面对的太多。
我们就容易出现一个假象,我已经原谅了,但是内部的根却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实际上连根拔出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这就是宽容,宽容才是解决受害者心态的重要因素。
人生实在是有太多的人、事物的缠绕,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心,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