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家庭背景、社会阅历、血液里的基因遗传。这种文化限制着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这种文化让一个人成为独一无二的“社会人”,这种文化有时候能感染和影响他人和集体,成为另一种文化的特有因子。
我想我的“文化”中有这几样东西:忧郁式的优雅,忠厚型的善良。
我喜欢小资式的生活,喜欢优雅的生活,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是谁又能用一个经济指标来划分得清楚谁有还是没有过小资生活的经济条件呢!不过是一种生活态度罢了。外出吃饭偏向西餐,与食物无关,只是不爱油腻喜欢精致;喜欢在咖啡馆静坐晒太阳闻一闻咖啡香,与对象无关,只是享受一种放松的心情;喜欢安静的读一本不太高深的书,看一场没有打打杀杀的电影,与人生哲理无关,只是因为脑子里有不多不少的文艺细胞······或许没有人会拒绝优雅的生活,就像没有人会拒绝漂亮的容颜一样,同样,漂亮的脸蛋往往掩盖着俗不可耐的灵魂,优雅的生活时时被忧郁的气息笼罩。不可否认,忧郁是我自己最不喜欢的性格特征只有之最没有之一,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心情低沉几天,有时候是莫名其妙的烦恼,我自己也在不停的找寻原因,其中确实有一些生理周期和季节更替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自己日积月累“文化”中沉积下来的。心思细腻敏感,却奢望那个人读懂,自己还不愿有太多的言语沟通。可是身边懂你心思的人真的不多好嘛。所以,忧郁一直伴随着我,像空气中的雾霾,你越关注她的存在,越觉很严重。
我是一个善良的忠厚的人,这不是自己有意给自己贴的标签。这是三十几年的人生旅途中熟识我的朋友对我的评价。善良没有什么不好,善良能成就世间最美最真的一切。我的善良属于忠厚型:比心底人性的善良更多了一份真。我理解到的善良是受父母双方好几代人的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影响:相信好人一生平安,相信“吃亏是福”,相信“欲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对世间万物心存敬畏之心······可能每一个人对善良的阐释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可是,不同的理解展现出来的行为和形象却是何其的相似,这其中也是“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
曾经很流行一句玩笑话:你这个人有知识,但是没有文化。虽然大多数人将其看作一个中国语言的幽默来理解这句话,可是仔细体味其中含义,不得不感慨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文化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信仰和灵魂。
写于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