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之时,农民进城买房是一个敏感话题。
第一,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问题,简单说就是农民买得起城市的房子吗?为了城镇化而把大量库存的房源推销给农民,他们有购买能力吗?
城镇居民都已经被房贷和疫情折腾得山穷水尽了,农村的那些留守老人妇女有多大的购房意愿呢?此外,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农民也难以短时间内融入到城市的生活当中。
第二,农民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原来自给自足的农民一旦放弃了宅基地和自留地,未来的市场一定有就业机会吗?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后,未来的生活来源怎么办?
教育、医疗和就业是压在农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目前看来形势更加严峻。在看不到转机和前景的情况下,农民能够安居乐业、旱涝保收就是对国民经济最大的贡献。
第三,土地财政的政策下,一味地收割农民的智商税只能适得其反。
城市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到了饱和期,因此未来的农村可能会变得更有竞争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农村有一定产业的人来说,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产业基础把生活过得更好,社会经济业态上将出现一种逆城市化的趋势。
目前的城镇化征地垄断体制只能带来高房价,而农民自建房子,只要设施功能完善,费用低住得起无压力,因此减少了许多社会矛盾。农民养殖家禽、种植瓜田蔬菜,自给自足,又经济环保,整体生活质量一点不比城镇居民差,这不就是未来农村的新标杆吗?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无异于杀鸡取卵。有所变有所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展望新农村的未来,还要看农民自己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