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岛登岛抢滩-->打卡Day01<--
刚刚读完电子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于是买回最爱的纸质书,细读,思考,践行之。
感谢这些无声的忠实的书籍朋友们,陪我走过这一段打碎重生的岁月……
感谢橙子学院的阅读岛,让我十余年后重拾记录的笔,留下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每一个曾经……
『前言』
有些时候,有些事物,从反面描述比正面描述更为容易。
本书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
无论是谁,都最终在某一刻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并且几乎注定会因懂事太晚而多少有些后悔。
人是没办法管理时间的,时间也不听从任何人的管理,它只会自顾自一如既往地流逝。“管理时间”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以上的摘录来自前言部分,也是最近这3年让我开始感同身受的体会,很有共鸣。
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积累”才能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积累时间,积累经历,积累思考,还好,我发现的不算太晚。还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 "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我们总要改变,主动或被动,主动寻求的改变带来突破,被动适应的改变虽然痛苦,能够正视并面对,亦不失为一种幸福。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礼物,有心的人总会受益。加油吧,自己~!
『第0章 困境』
这种巨大的压力所造成的恐慌,往往可以使当事人作出荒诞不经、让其他人匪夷所思的决定:自相矛盾、自我欺骗、孤注一掷、痴心妄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而叫别人思考则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只有学会正确的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他们对“时间压力”的感受。“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一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症“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既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既充满自信又随时随地地体会自卑……
”没时间了“这种尴尬就像是一把我们想要打开的锁。同样,要想摆脱这种尴尬,死盯着这把锁是没有用的。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只有接受这个简单的事实,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会被轻易糊弄。即使是一些“想当然”的观念,人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时间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回顾自己在面对一些不熟悉领域,不擅长问题时,确实会有恐慌的心态,一方面感到时间紧迫,知道必须全心投入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一方面侥幸心理和惰性总想寻找捷径,企图快速不费力的到达彼岸。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陷入“拖延”。
另一方面,完美主义的奢念也让自己被时间捆绑,陷入拖延,总觉得拖着不去做就不会犯错,事情没完成不是自己没能力,而是自己没有去做,陷入一种自我设定的美好肥皂泡中,但随着deadline的临近,负罪感的加重,对时间紧迫压力的骤增,将自己更拉入被捆绑的深渊,不得动弹。
确实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积累!必须靠积累!而积累必然需要时间的叠加,不断的重复,舍得用时间,舍得花时间,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遥远,我要做的只是静下心,忘记时间的存在,着手做该做的事,专注在当下,先把恐慌的情绪屏蔽,去做,慢慢的,时间会给我答案与成果。
【读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李笑来 电子工业出版社
【阅读有效时间】1 小时
【阅读遇到的困难】专注不够,会被手机等打断
【阅读收获】详见上文
【明天打算怎么做】读书时将可能造成干扰的因素隔离,比如手机静音放到另外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