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些心理学领域的书,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许是我以偏概全:好像心理学家大多对基因遗传的力量是比较不以为然的。
比如这几天重读《为何家会伤人》(虽然武志红这些年是越来越神叨叨的了,但他好赖比我算是个心理学家吧),书里有一些案例:父亲酗酒被母亲所唾弃,孩子在母亲的影响下也唾弃父亲的这种行为,然而在成年之后却无可救药的染上了和父亲一样的毛病。武志红对此的解释是孩子潜意识中渴望对父亲的认同,所以以嗜酒的方式来表示对父亲的忠诚。看到这里我想,难道这没有一点基因和环境的力量吗?纯心理层面解释的通吗?
另外一本书《自卑与超越》里,也有类似的判断引发我的兴趣。比如中国人常说的“龙生九子,种种不同”,在我的理解上这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基因差别。就身边的朋友们常聊的话题来看,生有两个以上的朋友也往往说孩子的天性禀赋差别实在是太远了。然而在阿德勒的眼里,这种差别体现的还是环境因素。比如这段:“有人问:在同一个家庭成长的孩子,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这个问题曾被一些生理学家解释为基因构成的差异,而我认为这是极为荒唐可笑的。我们不妨用小树的成长来解释孩子的成长。一片树木生长在同一个地方,但每棵树木的小环境又各有差异。有的树因为汲取了更多阳光和土壤养分而生长较快,那它就必然侵占了其他树木的生长资源,如遮挡阳光照射、根系四处蔓延、抢夺土地养分。如此以来,其他树木就无法正常生长,显得矮小和萎靡。一个家庭与此相似,其中一人鹤立鸡群,别人则必定相形见绌。”
不能否认阿德勒的论断是有科学性的,虽然我们倾向于认为一家中的两个孩子生长环境相似,并将后来发展的不同归结为基因差异;但仔细想想两个或以上孩子的生长环境其实是颇不相同的。但仅仅是环境差异就能够导致如此大的差别吗?完全没有基因的影响在里面吗?我觉得倒也未必。
阿德勒在这本书中还很详细的分析了家庭中的排行给孩子造成的影响,长子、次子还有老幺,并得出结论“很多家中最小的孩子都比他的哥哥姐姐优秀”,有趣的是,这一点在事实上往往是成立的。这倒有点印证阿德勒的观点了:要是从基因角度来讲,无疑是父母正当壮年时生的子女更有概率得到优良的基因传承。
所以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或许环境的力量真的比我们以为的要大。也或许心理学家对基因理论的不屑,不纯粹是出于屁股的立场——在最开始发现这个现象的时候,我的观点是:心理学家如果承认基因差异的影响更大一些,他们就要没饭吃了,毕竟从心理学角度,更多的是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形成造成的影响,不是么。
但人之所以成长为后来的样子,先天的发育和后天的影响,各占多少,谁又能说得清呢?所以心理学的领域,或许也不过就是一笔糊涂账,怎么讲都有讲的通的逻辑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