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妈,偶尔还有我爸爸。
01
四岁时母亲带着雅也搬到了小仓郊区,食堂角落的一处老房子里。
过起了与父亲分居两地的生活,母子二人仅在这里住了一年时间,就因为大人之间的矛盾搬走了。
这之后他们辗转住过许多地方,有时是姥姥家、有时是亲戚家,只是偶尔雅也会回小仓跟父亲待一段时间。
奶奶每次见到雅也总是会问他最喜欢谁,雅也总是会说是妈妈。
有一次奶奶也是问了这个问题,雅也仍旧给出相同的答案,但奶奶却怜悯的说,抚养的父母竟然比亲生父母还亲。
年幼的雅也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隐隐感觉到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然而无论奶奶问到第几个人,雅也都不会提到父亲。
他并不是讨厌父亲,只是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在雅也的世界里,即使他不知道父母在做什么,只要他们陪在他身边就会很安心。
比起总是偶尔回来一趟,一转眼就消失不见的父亲,母亲陪伴雅也的时间则更多。
雅也得了传染病住进了隔离医院,是母亲不顾传染的风险陪他一起隔离,幼年的雅也每一次哭泣,都是母亲给予他安慰。
母亲除了要照顾雅也的生活,为了应付家庭的开销还要四处打短工。
尽管生活拮据,但只要雅也有明确表示喜欢的东西,母亲从不吝啬。
母亲很喜欢做饭,即使只有雅也一个人吃,也会做好几个菜,即便吃不完,那些剩菜也不会再被端上桌子。
对吃食和贴身衣物,母亲总是很奢侈,不过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都过得很节省。
正是因为这些,年幼的雅也从不会觉得自己贫穷或不幸。
自己丢面子可以,但不能让别人丢面子。
02
关于礼仪这方面,母亲有些地方要求极为严格,有的地方却完全放任不管。一直到了雅也四十岁,他用筷子和执笔的方式都很奇怪。
雅也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在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纠正他,母亲则表现的不甚在乎。
不过在雅也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妈妈带着雅也到朋友家做客,一回家母亲便和雅也说,咸菜要在快吃完饭的时候吃。
如果一开始就吃咸菜会让主人觉得你对其他菜不满意,所以很不礼貌。
后来当雅也在去别人家做客时,他有意纠正自己用筷子的方式,母亲也没有在意。
也许在母亲看来,吃饭的礼仪并不是为了自己体面,重要的是对做菜的人表达敬意。
上了小学后雅也开朗了很多,但是学习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母亲除了偶尔开玩笑的抱怨几句,从不责备雅也。
可能母亲的行为乍看之下多少有点不负责任,但却是她认为最为合适的教育方式。
她并不奢望雅也将来能够获得怎样的成就,只要自己过得舒心不给其他人添麻烦就可以了。
所以高中联考时,当雅也想要报考外地学校独自生活时,尽管母亲很不舍,但还是尊重了雅也的选择。
考试成绩公布,雅也如愿考上了美术高中。
那天,旧柴油机火车的车门缓缓关上,母亲跟着行驶的火车一面走一面挥手,雅也没有挥手,只是静静地看着妈妈。
上了高中没多久,雅也就开始频繁逃课。虽然上了闹钟,可是闹钟一响就会被他按掉,等他醒过来往往便是中午了。
即便是起床之后,他也并不想上学,多是跑到游戏厅消磨时间。
偶尔雅也还是会想起母亲,可是思念却始终无法战胜惰性,最终被冲进了雅也自甘堕落的生活里。
现在的雅也对画画和吉他都失去了兴趣,大肆挥霍着母亲打短工赚来的生活费。日复一日,虚度着光阴。
有些东西很珍贵,只有时间跟身体才能传达。
03
高中毕业将至,父亲询问雅也对未来的规划,事实上雅也并不知道他想做什么。
但无论继续上学也好,还是工作也罢,他唯一确定的是,他想去东京。
这样的心情和初中时一样,他想离开筑丰,去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令雅也惊讶的是父亲竟然同意了,他让雅也去读大学,即便现在不知道要做什么也没关系,大学有四年的时间,可以慢慢考虑。
雅也最终考上了武藏野的一所美术院校,位于东京西部。
就在雅也去东京的前一天,母亲又一次问出,如果和父亲离婚雅也会不会同意,这句话联考结束后母亲也问过。
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们仅仅是分居,并未真的离婚。
他又一次想起奶奶的话“抚养的父母居然比亲生父母还要亲”,那不是雅也的错觉,不过他已经不在意了。
在他心中现在的父母就是他的亲生父母,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比大多数母子还要亲。
其实不只是母亲,父亲也在尽自己的努力不让失败的婚姻影响雅也。
在这段关系中作者没有写明父亲是否为过错方,就如同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狗血,更多的则是一地鸡毛。
父亲渴望自由不愿受束缚,母亲则更务实,因为不能彻底的相互融合从而导致了这段感情终究以失败告终。
极为难得的是,在他们分居的这段日子里,母亲一次都没有在雅也面前控诉父亲的不负责任,不断维护着父亲在雅也心中的形象。
哪怕亲友明知道父亲是个游手好闲的男人,还不怀好意的问母亲,孩子的父亲从事什么工作时,母亲也是半开玩笑的遮掩过去。
在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一个女人婚姻的失败,在其他人看来她实难称为一个好女人,但这丝毫不会消减母亲人格的高尚。
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换游泳池是没有用的。
04
雅也以为只要来到东京就会得到改变,只要逃到这里未来就会是一片开阔的,但现实却是变本加厉的堕落。
从未领略过的新奇事物,让雅感到痴迷,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卑。仅仅高中毕业一个月的雅也,熟练的逃课、抽烟、酗酒。
母亲每个月都会按时寄来生活费和鼓励他加油的信件,但雅也却不知道该努力做什么,他悲观的看待一切,像个愤世嫉俗不谙世事的叛逆分子。
到后来他给母亲打电话的次数也渐渐少了,放长假也不回家,他交了不少朋友还交了女朋友。
浑浑噩噩过了四年,最后却不得不留级,起初雅也想要退学,在母亲的鼓励下他还是坚持到了毕业。
只是步入社会的后雅也,前路仍旧一片迷惘。因为没有工作,房产中介根本不愿意租房给他。
迫于无奈雅也只好谎称自己在讲谈社工作,虚构了一个电话号码,单纯的以为自己只要不拖欠房租就不会被发现。
结果从一开始他就拖欠了三个月的房租,为了缴房租他以父亲的名义在金融机构贷款,靠他兼职的收入根本维持不了他在东京的花销。
尽管母亲偶尔会在经济上支援他,但借高利贷的卡仍多达八张之高,甚至到最后连高利贷都不肯借钱给他。
起初雅也只是想要追求美妙的自由,才来到东京,但他忽略了绝对的自由就等于没有自由。
当雅也弄懂这个道理时,他已经被层层自由束缚的喘不过气。
雅也想起了母亲刚开小饭店时,每次给他写信都充满了朝气和自信,为了抚养自己母亲在很多地方上班。
直到五十多岁才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店,尽管这家店最终还是关门了,但母亲仍然没有放弃,年过花甲的她仍然选择在朋友的店里继续打工。
受到了母亲的影响,雅也决定专注于眼下。在接触了各种工作后,终于不再排斥,虽然手里还有贷款,不过每个月都会还掉一部分。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似乎一出生就知道他要做什么,而有的人则需要多费些时间,多绕些弯路才能弄懂其中的诀窍。
或早或晚,有些过程迟早都要经历。
05
许是之前浪费了太多时间,现在的雅也一有时间,便会用来写文章画插图。
尽管雅也现在的收入虽不算稳定,但母子二人也不用再为吃喝发愁了,命运的齿轮终于卡对了方向,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运转之际。
母亲却在此时检查出了癌症,医生建议切除声带避免癌症复发,但母亲不同意。
母亲做了手术切掉了甲状腺,但她固执的保留了声带,出院后姨妈打算接母亲过去住。
雅也深知母亲这一生,最不喜欢麻烦别人,他也不想让母亲的晚年在寂寞中度过,便提议让母亲来东京和他一起生活。
换做之前母亲绝对不会同意,但这次母亲不顾姨妈们的反对,只身来到了东京。
那天,雅也早早等在站台。在此之前,母亲曾无数次在站台送别雅也,今天终于轮到他来迎接母亲。
她的行李少的可怜,大部分都已经处理掉了,唯独那口做米糠腌菜的缸,被母亲宝贝一样带来了东京。
雅也小的时候最喜欢吃腌菜,母亲经常是半夜起来准备,好让雅也在早上吃到喜欢的食物。
十五岁时他离开了母亲独自生活,十五年后他们在东京的房子里,再次共同开始生活。
尽管一开始他们互相都有点不好意思,但并不妨碍他们享受着这一切,雅也像是要把那些曾经淡忘的、遗憾的事一件件弥补回来。
母亲和儿子,他们之间的立场,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妈妈作为普通人的瞬间时常显现。
曾经,母亲在雅也心中是宛如神祇般的存在,在他孤立无援的时刻,母亲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鼓励他的人。
但现在雅也察觉到,纵然强大如母亲,也会为她不圆满的人生而发出叹息。
所有的父母都不是生下来就为人父母的,他们就和我们一样,经历过懵懂无知的岁月,也经历过酸甜苦辣的生活,才最终成为父母的。
在故事的最后母亲的癌症还是复发了,这一次她会不会同意手术?大结局又会迎来怎样的反转?答案就留在《东京塔》的最后一章,喜欢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把自由还给上帝,他被虔诚挟持的够久了。
End
《东京塔》是由日本作家利利·费兰克所著的半自传体小说,后经松冈锭司导演改编为同名电影,于2007年被搬上了大荧幕。
文中详细描述了主人公雅也的琐碎日常,平铺直叙的写作手法令故事的节奏平静舒缓,但看完全书却有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后劲。
母亲如同一只绕着雅也的陀螺。一餐一饭的温情,日升月落的陪伴,会一直转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重读东京塔时,其中一处细节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彼时,雅也还在上小学,学校组织没有父亲的孩子去赶海,雅也并不想去,在他的认知中,他有父亲。
只是父亲,并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罢了。
得到雅也肯定的答复后,母亲果断的在同意书上勾选了否。
正是母亲的尊重与理解,维护了处于孩童时期的雅也敏感的自尊心。
极大程度减轻了父母感情破裂对雅也造成的影响,无形中为他树立了健康的人格。
长久以来我都不喜欢“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仿佛一个女人只有成为了母亲,她身上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在我看来说出这样话的人,自己没有跳出前人的窠臼也不允许别人跳出,既不了解女人,也不了解人。
这个世界上有不负责任的父亲,就会有不负责任的母亲。
当一个女人甘愿付出全部的爱去守护自己的子女时,那是从她柔软的内心中,长出的坚硬铠甲。
并不是所谓的为母则刚,而是她身为一个女人,一个人,最无私的奉献,最伟大的选择。
这样美好的情感,不该被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