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信息拜年,顺便我们就聊起来,说现在没有年味了。我回复:
我们应该从追求物质的节日 升级到 创造体验到节日了。
过年,是我们对于时间(每365天)度过的一种节日仪式,除了对于时间表示敬意以外,还有一种目的就是满足我们的团聚和一些物质需求。
小的时候,因为物质缺乏,平时穿不好,吃不好,吃不饱,所以我们通常只能通过过节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吃好,吃饱的需求。
过年是一年最大的节日,所以满足的最多,更喜欢过年,每到过年,爸爸妈妈都要提前很长时间准备,通过一年的辛苦,把赚到的钱,给我们买新衣服,做好吃的,让大家的期待的穿好,吃好得到满足。
我们山东蒸年糕,包饺子,蒸豆包,炸油条....各种面食,几家众筹杀猪,分年肉,相互请客喝大酒,想想就感觉到温暖。我们的年味记忆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时代中形成了。
深入思考下,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小时候过年=满足自己期待的穿好吃好的方式。
然而,一切都在变化,我们从村里出来 上学,工作,个人生活条件 发生了变化。祖国改革开放,机械化,制造业,互联网大发展,时代发生了大变化,物质出现极大丰富:
现在,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就很容易满足吃好穿好的目的,不需要等到过年来满足了。
没错,过去我们期待过年,是通过“过年”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物质追求的目的,今天我们过年,因为我们“吃穿等追求”需求早已满足,如果我们还是以这个目的去“过”年,明显就会感觉没有年味了。
自己就想,孩子慢慢在长大,父母也在身边,需要重新定义通过“过年”而满足的新需求,重构“过年”的意义,让家人感受不一样的"年味"。
新的需求是什么呢,我给自己定义是:创造生活体验
所谓体验,度娘说 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简单讲,体验=就是用心(认真)的做一些事情
而“创造体验”就是通过 过年 用心的做一些生活的事情,让家庭成员一起通过"过年"来感受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这也就理解很多家庭现在过年出去旅行了,因为他们在创造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今年由于孩子小,不能出远门,所以我是这样在家 “过年” 的:
给家人做几顿饭:山东老家的菜就两个字油和咸,对身体并不健康,所以过年自己准备了几样菜,不一样的做法也教给爸妈,准备好食材,践行练习下自己的厨艺,让家人也尝尝我的味道,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这个能力。早上的营养粥,到中午的清蒸海鲜,都尝试新的做法,确保又有味道,又有营养。
跟家人一起出去游玩:带着老人孩子出游,趁着过年人少,去几个大公园游玩,教孩子滑冰,荡秋千,一起做游戏,也陪着老人出去转转。
跟家人深入交流:跟家人一起多沟通,交流。平时缺乏沟通,沟通都是被动,事件推动,正好有时间,可以一起分享下2016年的收获,以及2017年的计划,家庭,健康,彼此鼓励支持。
其实如果用心思考,就发现过年可以创造很多平时做不了的体验,因为一起团聚,可以计划下做一些有新鲜感的体验。
把平时工作中没有做的事情,都可以践行,把每一件事情都用心对待,就是最好的体验。
如果说把过年当成一个产品,我更希望的不是满足吃了穿了啥需求,而是解决一家人在一起的七天可以有更开心的体验,跟家人的团聚,手艺的表现,深入的沟通,认知的提升这些是可以创造获得的。
没错,今年过年我开始用心的体验,或创造体验,过一个“新”年味的年。
小时的年味=满足吃喝的回味
新的年味=创造体验的生活感受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