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真正开始日更之前,一直觉得写作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有体会感悟加足够多独处的时间,我会坐在电脑前一气呵成,然后再读,再稍做修改。日更,需要更积极的思考,更多的素材,所以不能太没心没肺地过,要多观察多留意。
今天的晨读与我正在读的梁遇春不谋而合,关于如何做文章。梁大师是写小品文的鼻祖吧,在中国近现代的众多墨客骚人里,他没有太多代表作,仅有的两本《泪与笑》和《春醪集》都是精品,不是作者不勤奋,实在天妒英才,年仅26岁,就猝然离世,真是文学史的极大损失。我极其喜欢他的随笔风格,每一篇短小精悍,鞭辟入里。图中提到的“做文章同用力气”,偏重于“信手拈来,都成妙谛”的随意与自由,喜欢有感而发,一气呵成。不太赞同反复修改的生硬文章。偏偏说的那么不露痕迹。我在边看边琢磨先生的行文方式,随笔诙谐幽默,自带风韵,只望看的多了,沾染一些先生的气息。只盼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就好。
《写出你心》和粱先生的做文章精髓是统一的。比粱先生的文章多了很多可借鉴的操作方法。首先自由写作,无论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规定时间完成。坚持练习用文字去记录自己的思想,释放内心积累的情绪。多留心生活,任何创作必来源于生活,与朋友的聊天,环境等,随身携带小本本,把灵感都记下来,变成列表,每一个小启示都会开出花来。就像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在火车上发呆时想到魔法师主题,马上记录下来,然后围绕魔法师成长史完成了经典。有了灵感,坚持练习,慢慢地,你需要斟字酌句,粱先生不喜欢矫揉造作的文章,那是因为他天生会写,天赋不可比拟。在你可以信手拈来之前,细节的展示必不可少,那些该写,怎么写,如何渲染气氛,设置背景...都是作者思考万千铺陈出来的。细节为主题服务,相互依存,往往一篇好文,细节处见真章。
我在讲故事一途上似乎有些天赋,不知道写下来又会是何种风格。只愿尽力而为,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