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一块听听写作课」
“听了许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的这句话,很多人用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无奈。如果好好研究下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缺少一种思维——精英思维。
从师北辰老师写作课上不仅仅学习到写作技巧,还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方法论。特别深刻是,师老师在讲增加输入时候,特别强调使用最顶端的信息的输入,或者和最顶端的人进行处事,其实就在提醒要用精英思维去做事。
顿时醍醐灌顶,再认同不过。
小学时,相信你们教室的黑板报上肯定是会出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老师讲意后,小伙伴们,有的想成为巴菲特那样有钱的人,有的想成为霍金那样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有的人想成为斯蒂芬·金样的作家…
差不多先生
曾经你也有远大梦想,只不过被现实消磨了许多。现在的你,兢兢业业工作,“努力”按时完成每项领导布置的任务,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失误或者过错,都做的挺好。沉醉在自己是一个“好员工”臆想中。
可能,有一次无意间听到领导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差不多,没有出现什么差错,很努力,只是缺少了想法。
听到领导这样的评论,难过。还有一颗赤诚上进心的你,回去反思,自己这么努力都没有得到领导的肯定,必是哪里出了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哪里了?
骨干
在公司,你发现,有些同事入职不久就会成为部门骨干,而且还不加班或者很“努力”做事,但很容易得到领导的青睐和赏识。
观察一段时间,你会看到,他们总是超预期,并带有惊喜的完成任务。突破自己的角度,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并且主动解决领导痛点问题。如果你是领导,怎会不去青睐他们?
最终,是认知高度决定了一切。
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可以那样想,事情还可以那样做,从而成为了一个低效的勤奋者。“骨干”胜出的是对任务的理解和对实况的洞察力。
精英思维
作为想要成长的普通人,不甘于现状。我们要试着挣扎,如何可以提高认知,然后拥有精英思维呢
1.师老师建议,要学习最顶尖的信息
在一个行业中,最顶尖的信息是最顶尖的人输出,其实本质上是要跟最顶尖的人学习。他们的信息资源肯定是最多的,在行业中理解和思考质量也是你短时间无法达到的。获取他们的认知信息,去执行就可以了。
对你之后的行业认知百利无害,因为你把最顶端的信息和人作为一个锚点,自然你的高度就与其他人有质的不同。
记得,在大学上编程语言课时,老师要求我们按照微软的开发规范,写代码。当时非常不屑。之后虽工作中不常写代码,一直以为按规范写代码就是理所当然的。
但工作中,即便公司有代码规范,还是会看到一些开发把代码写的乱七八糟,折磨别人也折磨自己(代码没有规范可能就是一个灾难)。这样也,很大程度上区分出一个程序员是否优秀。而这,仅仅是因为在开始时候一个信息就超过了许多人。
2.争做“第一”
“第一”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表现,更是一种价值观,要做就做到最好。即使现阶段做不到“第一”,但要按照第一的标准要求自己。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士兵都没有想过,自己做好到将军的程度,他能做好士兵吗?更多的可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的得过且过吧
像跑步一样,如果你本着完成一个马拉松的目标,进行锻炼。结果是,可能到快比赛前一天,你都没有跑过一次半马的历程;但,如果你想在马拉松中获得第一名(非职业)的成绩,可能你在大赛前就跑过多次马拉松历程,并且早开始规划跑步战略了;
一旦去参加比赛,试想这两种想法,那个成绩会更好或者更糟?(备注:跑马拉松是在身体条件允许下锻炼)
3.多维
按照“第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尽全力做,最终超过了70%的人,如果想超过90%甚至80%的人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笑来老师得到专栏上,讲了一个从平庸走向卓越最佳策略是:多维竞争。
引用笑来老师的文章:
1.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2.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3.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可以看看罗永浩的经历,他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精英。身上拥有多个身份标签,现在是锤子公司的CEO,曾是新东方名师,多次创业,是一名优秀的演讲者等
如果他仅仅是一个锤子公司的CEO,或只会讲演,又或者仅仅是一英语名师,这样的话,只能算是优秀吧,不会觉得他是一个精英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在一个销售团队中,有一个业务能力排名前5的人,他比别人有更优秀的组织能力,试想,如果下次有什么升职机会,领导是不是会多考虑他下?
多维模式成长,属于一个人生开挂的方式,为你的影响力和成就提供无限可能
人生需要加速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自己钟情的事情,有的人可能是学习,有的可能是事业,也有可能是其他
人一辈子又只有短短几十年,即使现科学预测我们平均寿命可达到百岁,但仍是短暂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钟情的事情做的更好。要拥有更加丰富多才人生,我们需要一个加速度。
精英思维就是一个这样的加速度,人人都应该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