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把互联网这个伟大的虚拟世界带到了我们身边,中国的年轻一代都成了网民,而智能手机无疑是给互联网增加了强力助推器。地铁上,餐桌上,图书馆里,所有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手机越来越成为我们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和任何一个朋友沟通,了解每个亲友的动态,我们再也不用翻过几座山,淌过几条河,牵起你的手才能说我爱你,在任何想念你的时候,我都可以发一条信息给你,你也马上就能看到,这真是个伟大的时代。
但是好像又有哪里不太对,我们交流的多了,交心的少了;我们祝福的多了,真心的少了;我们朋友变多了,知己却少了。
2017年初,在满屏鲜肉、娱乐、低俗的综艺里,出现了一股清流——《见字如面》,它告诉了我们一种更传统更真挚的表达方式:书信。参加简书活动,得到了《见字如面》实体书,花了一周时间看完。全书收录76封书信,有古人语,有今人书,有朋友往来,有亲人私语,一封封信后面,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我大学的时候给几位笔友写过信,给几位老友寄过明信片,后来诸事繁忙,手机交流越来越方便,也就弃了。可能我骨子里还是文艺的,总是喜欢文字的表达,可惜即使写了,也无人可寄,抽屉里还有一摞在重庆磁器口买的明信片,一封未动。
我是个挺执着于书信的人,即使不能落诸笔端,我也要用邮件,用日志来表达。因为我总是觉得,微信和电话的交流方式,在工作上或许诸多便利,但是在情感表达上,还是有很多不足:
含蓄的中国人,很难适应face to face 的情感表达
以含蓄和谦虚为美德的国人,很难像欧美一样动不动就把我爱你这类话挂在嘴边,二十多年来,我从未亲口对父母说过“我爱你”,不是不爱,只是爱在心,口难开。
电话和微信尽管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已经非常接近了,尽管比面对面的表达要容易一点,但是和书信比,还不够。在书信里,我们所有隐匿的深藏的情绪和感情都可以表达出来了,父亲可以对儿子大声说“你是我的骄傲”,徐志摩可以对陆小曼说“我有时真想拉你一同死去”。
尽管写信的时候,我们习惯说:见字如面,但毕竟不是真的见面。写信的时候,你不会想象有个人坐在你面前,等你同他对话;你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内心都掏出来,你不是要写给某个人,你是在同自己对话啊。
微时代和微表达难以表达饱满的情绪
这是个微时代,资讯充足,信息爆炸,我们不像古人,生活单调,信息闭塞,一本书可以看十遍,我们是连书都没时间看的人,我们是用微博的人,我们是发朋友圈的人,我们是只用两三句话表达生活的人。
我们发一句话,配一张图;我们发个感想,@某个人,这就是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但是寥寥十几个字,如何来表达我们饱满的情绪。
之前网络上流传过一句话:所有的关系三个字就够了“我爱你,对不起,谢谢你···”,不过我想,如果你给你女朋友的情书上只有“我爱你”三个字,那就自求多福吧。
最饱满的情绪应该由最具张力的文字来表达,想说的那么多,不写封信怎么够呢。
即时性的交流不够情绪酝酿
腾讯把即时通讯带给我们,让交流再也没有时间障碍,但是也让情绪很难发酵。
设想一想,你想表达歉意,让愤怒的对方对于平静,但是你开口没两句,对方就激烈的反驳,于是你辩驳,最后演变成争吵;如果你想表达爱意,准备了最感人肺腑的告白,还没开口,对方说:“你牙齿上有剩菜。”我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勇气继续求爱,即使有,恐怕也没有了感人肺腑,只有啼笑皆非。
为什么书信可以避免类似的情景呢,因为写信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沉默的观众,不论你写什么,他都不会打断你,你的情绪落在笔端,透过文字,放进对方的心里。
书信的方式也许不会被时代打败,但是一定会没落;没关系,哪怕用邮件,哪怕写个纸条,重要的是表达你真实的热烈的情感。有什么想说但一直未说的话,写给ta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