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面葛优饰演的大佬黎叔有句经典的台词:
有组织,无纪律!
在传统社会里面,无组织无纪律就是一团散沙,有组织无纪律则是乌合之众,意味着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但这本《人人时代》却告诉我们,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组织的个体,也能组织聚合起巨大的力量。甚至让传统的组织难以望其项背。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是一本为被业界评价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畅销书作家克莱·舍基的代表作,最初曾经在2009年左右被译为《未来是湿的》在大陆出版,这一本是湛卢文化根据当今时代变化之后,全新修订的版本,从原先的206页扩张到了257页,主要是更正了一些当初翻译不精确的地方,并把老版本预防出版审查而删除的部分内容原汁原味的呈现给我们。这本书紧紧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哪些改变而着墨,并深刻的指出: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穿越了地理和文化的鸿沟,让人与人之间的联合与协作越来越容易。
为什么未来是湿的?##
作者在本书中对互联网的未来进行了大胆的预测,所谓“未来是湿的”,并非作者预测了一个和电影“未来水世界”一样的未来。而是说未来因为互联网等社交网络的兴起,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润滑,更加具有黏性,即便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也会因某种需要而迅猛的聚合在一起,发挥出巨大的力量。从这本书在美国出版到我看这本书,已经6年多了,当初作者预测的未来其实就是我们的现在,我们由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导致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容易,如果说之前作者说的未来是湿的,是指人们因互联网之水让尘土变成了黏性更好的黄泥,那么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或许每个互联网的原住民都是一代代水泥,加上水以后,凝固成坚固无比的建筑,并发出巨大的能量。从微博迁移到微信,从qq空间到朋友圈,从鲁豫相约到罗辑思维,自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强,声音越来越大,或许有些嘈杂,却让你不得不去侧耳聆听。
破解黑暗森林##
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现在大家已经很熟悉的博弈论概念,叫做“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博弈论模型。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情况。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作者指出,互联网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容易破解这个“囚徒困境”,在互联网上,人们越难以隐藏自己上一次囚徒困境中的选择,那么就越容易采取“一报还一报”的策略让自己和其他人变得“守规矩”。因为囚徒困境本质上是一种因无法沟通而导致的猜疑链状态,已经获得世界科幻雨果奖提名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把这个概念发展成了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并提出一个绝对利己的“黑暗森林”的概念。很多人从农村到城市的时候,总是不理解城市里面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这种所谓的冷漠,其实何尝不也是一种“囚徒困境”呢?而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冷漠,让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温暖的多,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如果你能和未曾见面的陌生网友交浅言深,一见如故的话,当然对经常见面的邻居路人也抱有类似的期待。
无组织的力量##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阐述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不管是对捡手机不还的西班牙少女进行人肉搜索,还是飞机延误后乘客的自发抗争,或者仅仅是维基百科的更新词条。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也就更有力量团结起来对抗其他组织,或产生更多的智慧或收益。我的理解这是一种蚁聚的过程,每个个体看起来只是一只只连鼠目寸光都不如的小蚂蚁,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他们只是一个个宅男腐女,脆弱的不堪一击,而通过网络自发整合以后,他们蚁聚起来,就成为了一股极其巨大的力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尤其是破坏的力量。
作者当初在书中提及到的“快闪”,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很多城市里面一道饶有趣味的风景,而即便在我们“万里长城处处墙”的中国,也不乏先例,厦门集体散步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政府组织应该充分意识到这种无组织的力量。不能总是抱着传统的管理思维,认为凡是集会或其他聚合效应的事件都是有组织、有幕后,有一小撮“别有用心”分子加上大批“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不是组织的力量,而是去中心化以后无组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