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妈住我们家隔壁,持家有道,勤俭节约。无论是做饭洗衣还是整理家务,都是她独自一手包办。
每次过年回家拜年的时候,还没进家门,就发现通往阁楼的楼道就被各种纸箱,零散的砖块,塑料袋等杂物所占据。进门处不仅鞋柜上面摆满了鞋子而且鞋柜下面的过道也密密麻麻的塞满了鞋子,占用了本来就不宽敞的过道。我仔细看了一下,甚至春秋穿的单皮鞋也摆在那里,沾满了泥巴和灰尘。
亲妈在厨房里忙,我进去打招呼,发现她家厨房整个储藏室都堆满了废弃的纸箱,用完了的塑料油瓶。这些东西散发出各种味道和厨房里炒菜时各种味道交杂在一起,嗯,说实话,需要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接受。
我问亲妈,怎么不拿出去丢了,放这里多占位置而且也不美观。
她特别自豪的说,我每年清理一次。都是积攒一年然后等开年了一起拿出去买了,可以卖点钱。
我不好直接对她说,积攒一年虽然可以卖百来块钱,但是整天看着这些东西影响心情可不是几百块就可以解决的。最重要的是你们家不缺这几百块钱,没必要为了这几百块把自己家搞得像战乱遗留下的场地,影响生活。
这些小事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你不去做,日积月累,就和桌子上面的灰尘一样,只会越来越多。为何不从开始就做起,慢慢的就养成了习惯。
老公这边的奶奶,七十多岁了。每次我们回老家,都会提前把洗好的水果盛放在果篮,零食其他小吃放在果盘,纸巾依次摆好放在茶几上。
春夏秋冬,无论什么季节回去,地板总是特别干净。沙发用罩子罩着,经常换洗。我每次回去午觉都是在奶奶床上睡的,一点老年人的气味都没有,甚至可以闻到阳光的味道。看别人家是否干净,我是看他们家厕所是不是干净的。奶奶家的马桶刷的特别干净,纱窗半开通气。整个家里看起来特别清爽。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我们认为是小事情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它们占据了生活中的很大比例,比如煮饭洗衣,叠衣抹地,收拾家里,生活就是由每天的琐碎小事组成的。你把每件小事都处理好了----及时处理好该卖的废品,收拾好每季的衣帽鞋袜,丢掉或送人放了两年但是没用的东西----你的生活自然而然就精致了。
当你想把生活过精细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无数个细小的片段。这样,日积月累的小事就成了你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知不觉中你的生活也变得精致起来。
2.
津端英子和津端修一,一对普通的日本老夫妻,却把普通而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而且特别充实美满。他们一起耕田,施肥,采摘果实,携手一轮轮春夏秋冬,像是用时间等待泥土肥沃长出最好的蔬果。
在他们这共同生活的这段时光,共同协作一起劳动,但是丝毫不影响各自的兴趣爱好,他们也收获了最美丽的人生。
修一先生擅长整理归类,所做记录之详细,更是体现出他身为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他还坚持写日记,在记录和日记上配上小插画,愉快认真的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庞大的记录被整齐地码放在书柜上,收在起居室的一角。
修一先生喜欢和朋友驾着帆船出海,结婚后,哪怕手里不宽裕,帆船运动也一直是他难以割舍的心头好。出游过程中,大小事故一共遇到五次,但每次都化险为夷,然而丝毫也没有消减他对帆船运动的热爱。在八十八岁还去塔西提岛参加翻船巡游。
作为酿酒坊主的千金,英子女士从小到大衣食无忧,对钱毫无概念,也从不计较。虽然她嫁个了工薪阶级,但生活态度一如从前,对钱不计较。在生活中,也总是尊重和支持自己的丈夫,虽偶有争论,她会说“唔,这样也可以嘛”稍作让步。
英子女士喜欢收藏餐具,她花费数十年时间,慢慢收集各种珍品餐具。“收藏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把遇见的好东西买下来,慢慢地就能积攒不少。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这样做了。”慢慢的,收集喜欢的餐具就成了英子女士的一项人生追求。
五十余年的婚姻生活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但是夫妻双发用自己的方式去体贴对方,至今恩爱有加。“不勉强对方”是津端夫妇在生活中达成的默契。
修一先生不喜欢蔬菜,英子女士也不强迫他吃。她会按照修一先生的喜好准备饭菜,再费些心思琢磨替他方法补充三餐中缺少的营养。她把各种新鲜的蔬菜打成汁儿,每天早上给修一先生来一杯。早餐,英子女士吃面包。修一先生吃米饭配海苔,纳豆等小菜。两人各不相同,但又和谐相处。
修一先生爱好记录,他会记录英子女士自制新鲜蔬菜汁,会拍照记录某一年的饭食,会画插画记录日记。他说“认真记录每天的生活,把它们存起来,你会发现人生将变得更加美好。”
春夏秋冬变化,日升月落更迭。生活就像烘烤培根一样,等待培根烤熟,只需要十五分钟换一次木宵和月桂叶,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耐心的等待和守候。
英子女士基本上一整天都是围着菜园和灶台来回转悠,这一寸天地让她倍感自豪。日子平顺安宁,物质和精神上都特别充实。她说“无论是家务事还是别的事情,最好别攒到最后一起干。要是拖着不做,之后会很麻烦。过日子,日积月累的小事才最重要。”
她的秘诀是基本在厨房忙活的时候,抽时间把其他活儿干了。因为都是顺手做的,也没有“可算忙完了”的感觉。无论做什么,非要一口气干完的活儿,反而会不由自主地想偷懒。但是如果趁着空闲一点一点慢慢来,也就没那么幸苦了。
英子女士和修一先生,互相尊重和欣赏,只是按照自然规律过着最普通的男耕女织的生活,然而普通却不庸俗,平淡但不平凡,用愉悦的心态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生活中的小事处理好了,日积月累,日子也就顺了。
3.
外公外婆已经七十多岁了,从我记事起他们就是勤劳的养蜂人。有诗为证:
“追花夺蜜受艰险,
度日犹如三百天。
为何受艰和度险?
摆脱欠债三千元。”
这是1979年外公写的诗,距今37年了。
外公说他们养了二十六年的蜜蜂。养蜂人特别幸苦,要一年四季跟随花季到处跑。
他们主要是追油菜花和槐花。每逢花季,他们要请车把蜂箱运到花田附近,找附近的农家和别人商量在人家附近搭上帐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只为早日还钱欠债,供子女上学,给家人提供充足的食物。
养蜂人和蜜蜂一样忙碌,蜜蜂采蜜,他们也要把蜜蜂采回来的蜜摇下来。他们采集蜂王浆,就是用专业的勺子一勺一勺在蜂巢里面挖出来的。同时,他们也采集花粉和蜂蜜。日积月累,才有了一桶一桶优质的蜂蜜,蜂王浆和花粉。
记忆中他们总是特别忙,除了农忙的时候基本都不在家。有时候父母会送我们去他们帐篷那里去看望他们。
记忆中的晚上我和弟弟睡在帐篷里的被窝里,外公和外婆仍然戴上眼镜挑灯挖蜂王浆,一勺一勺,好像永远挖不完似的。第二天早上我们还没起床,就听见外公外婆在外面扫地或挑水声,悉悉簌簌。我们大声叫外婆,她会笑眯眯的让我们多睡下,马上早饭就准备好了。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的。
后来年纪大了,他们把所有的蜜蜂都卖了。没像其他的老人那样颐养天年,打打麻将,聊天喝茶。这时候更多忙碌在菜园和田地。
无论何时我们回家总是装上满满一车的蔬菜瓜果和鸡蛋。不知道是因为从小吃外婆家的鸡蛋养成的味感,还是自己本身就比较挑剔。只有吃外婆家散养的土鸡蛋才觉得有鸡蛋的味道,白水煮蛋特别香,青椒炒蛋或者韭菜炒蛋可以一下子吃两碗饭。色泽金黄,味道浓郁,记忆中所有美好的回忆在一盘鸡蛋中都可以得到满足。
一直到现在,就算没有养蜂了,外婆都是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开始准备早饭。外公则是在外婆早饭快准备好了的时候,起床梳洗,要去后面港里挑水。等我们起床的时候,可以看见桶里溢出的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一天一天,他们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不停的辛苦劳作。尽管儿女早已成人,就算孙子孙女们都有自己的儿女了,他们还是忙于田间和菜园,不停歇。
他们没有做什么大事情,只是养育了五个子女,供出了三个大学生和两个高中生而已。在他们那个年代,在他们当时的村,算是奇迹。何况他们只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
也许一开始外公他们只想认真劳作还清债务,但是二十六年的养蜂人生活,把勤恳和努力深深的刻在他们的血液里。他们用自己辛勤劳作在一生的长度里把好生活经营起来的。日积月累,不容小视。
4.
无论做什么,把生活中的小事做好,日积月累,肯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心中有期望,无论是渴望成功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你我须知,细水长流,水滴石穿,把这融入到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好它们,你会收获美好的生活和丰富的人生。
就是这么简单,和过日子一样。
大拜碎碎念:
今天和胖子认识有十年了。
他在打鼾,我在码字。(最近他是条创业狗!)
白驹过隙,白云苍狗。人生短短几个秋......
我那逝去的青春啊,都喂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