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范雨素》火了朋友圈,不过,我没有在我的朋友圈看到。
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提到了这篇文章,我是因为喜欢文字而关注这个讲股票和德州扑克的博主。他提到了这篇很火爆得文章,说范雨素的文字因为没有设计感,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她对生活的理解。
看过以后,我被这篇文字感动了。我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这篇文字,准备找到文章后发朋友圈,但在微信上搜索《我是范雨素》,居然搜不到。再我搜索“范雨素”,很多公众号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点评。争议较大的是和菜头写的一篇,在知乎上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文字的技巧如何,不是我的关注的重点,我只是关注生活于我们同时代的人的命运。
很少见的,我看见了我同时代的平凡人的人生。那些小学初中没有毕业的同学,那些初中没有考上高中的同学,那些高中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们,他们过得如何?他们为什么突然就不读书了?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是范雨素
范雨素生于湖北农村,五兄妹,她12岁独自离家出走去海南3个月,后来没再上学,不甘做民办教师,20岁去了北京,匆忙嫁人,被家暴,生了2个女儿,离婚。为了生计,大女儿在家照顾小女儿,她去别人家做育儿嫂。
范雨素共五兄妹,大姐脑瘫,没有考出来的大哥有过“文学梦”,最后还是一个普通农民。二姐当上了乡下中学老师,嫁了个一字不识的文盲。小哥哥跳出农门当官,后来却迷上了赌博,几乎自杀。
是的,这就是现实,没有逆袭成功。范雨素出生于农村,看了很多书,流浪过,闯荡过,直到这篇文章成文,她依然生活在在北京的城中村皮村。不知道这篇文章火爆之后,能否改变她的命运。
我们看小说,看微信公众号,看知乎,总是有人教你如何职场成功,如何创业成功,如何突破阶层限制,他们说了很多成功人的故事……而在《我是范雨素》文字里,她把自己的一生,她一家人的一生凝炼在那短短的几千字里,把那些伤口赤裸裸地撕开,把命运的无情展示给你看。
看,看,看,这就是底层人的生活,没有更多的煽情,她就那么冷静地告诉你,她的命运。
8岁的时候能看懂竖版繁体字《西游记》,12岁前看了很多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雾都孤儿》、《在人间》……曾经小时候学习成绩很不错的范雨素,40多岁时,在北京做育儿嫂。
教育,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出路吧。
范雨素如果没有12岁时的离家出走,继续学习,也许会比她的小哥哥小姐姐成绩更好,读书考上大学,在大城市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周围生活中很多40多岁出生农村的同事,都是这样的。他们往往是一个村一个乡成绩最好的那一波人。
而那些,没有父母关注,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变成了世界工厂的螺丝钉,流水线上的兵马俑,过着提线木偶一样的生活。”
每一个人,一生当中,会有多少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的出生地、父母的素质和教育程度,就决定了孩子的起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孩子的起跑线就不一样了。
如果范雨素出生在城市呢,即使是离家出走了3个月,还是会继续读书吧。如果出生在城市,也许压根不会离家出走……为什么离家出走呢?是不是想要改变命运的挣扎?一个出生于农村,看过很多书,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女孩子,只能用离家出走,逃票乘车这样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如果范雨素出生在城市,即便是遭遇家暴,离婚,想要回娘家,依然会被收留吧。最不济,父母还会帮女儿看两个外孙女,不至于让大孙女看顾小孙女,妈妈去打工赚钱……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至少,仍然有文学梦的范雨素火了……40年多年来,她用她的生命历程作为题材,做了这样的一个记录,于是我们了解了同时代的人的一种命运,发出一种和我们周围大多数发出的人不同的声音,每一次看似荒诞的选择,都是范雨素对命运的抗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们敬畏命运,但我们仍然要抗争,文字是范雨素的武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是我们自己对生命历程的解读。决定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别人怎么评价你的,而是我们自己如何评价我们自己。